2006年是“十一五”規劃的開局年,是落實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的關鍵一年,也是全面建設節約型社會的關鍵一年,做好今年的資源節約綜合利用工作對完成“十一五”時期的節約降耗目標、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全省資源節約綜合利用工作,要在2005年取得的成績的基礎上,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落實國務院建設節約型社會近期重點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和省委、省政府建設節約型社會現場會議精神,以建設節約型社會為目標,大力開展節約降耗,加快發展循環經濟,積極推行清潔生產,為促進全省經濟社會快速協調健康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節約優先的方針,以發展循環經濟為核心,以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調整經濟結構、加快技術進步為關鍵,以法制為保障,建立健全資源節約機制,切實轉變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使全社會資源意識和節約意識明顯增強,重點行業、企業和產品的能耗、物耗水平明顯降低,資源的利用效率明顯提高,促進全省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二、主要目標
每萬元國內生產總值(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4.5%;萬元GDP水耗降低5%;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提高到68%;農業灌溉水利用系數提高到0.57;每公頃建設用地產出GDP提高到150萬元以上,每增加億元GDP土地增量降低到18公頃以下。
三、重點工作
(一)精心組織,積極協調,全面推進建設節約型社會
1、認真履行省建設節約型社會聯席會議辦公室職責,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精心組織,積極協調,會同各有關部門積極推動全省建設節約型社會工作。
2、組織落實《全省建設節約型社會近期重點工作實施方案》。
3、完善《山東省建設節約型社會標準》,制定評價考核體系。
4、推動建立節約型社會指標體系,加大萬元GDP能耗和水耗考核力度,定期進行統計分析并向社會公布。
5、將節約型社會建設成效納入各級政府目標責任制和干部考核體系,推動建立科學的節約型社會政府績效評估體系。
6、繼續搞好資源節約專項檢查和督查工作,加強資源節約執法隊伍建設,提高執法能力和水平。
7、會同各有關部門積極推進節約型機關建設。
8、組織舉辦山東省建設節約型社會成果展覽暨山東節能技術設備博覽會。
(二)以循環經濟試點省為契機,加快發展循環經濟
9、認真組織我省全國第一批循環經濟試點單位的試點工作,制定《山東省循環經濟試點省實施方案》并組織實施。
10、 突出抓好循環經濟“123”工程的實施。按照企業、園區、城市3個層次,積極開展循環經濟試點與示范,推進循環經濟發展。
11、 組織調研起草《山東省循環經濟促進條例(草案)》。
12、 組織制定《山東省循環經濟發展規劃》。
13、 抓好廢舊汽車、船舶、家電、輪胎的拆解回收,進行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建設試點,初步建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
14、 加強綜合利用認定管理,協調落實相關激勵政策,總結推廣典型經驗,促進資源綜合利用產業健康發展。
15、 籌備成立山東省循環經濟促進會。
(三)抓好節能節水,建設節約型企業
16、 繼續實施《省經貿委關于開展學濟鋼建設節約型企業的活動的決定》,總結推廣典型經驗,提高企業節約降耗水平。
17、 制定下發“十一五”期間節約型企業建設意見,突出抓好冶金、煤炭、建材、化工、輕工、紡織、電力等七個重點行業的節能、節水工作。
18、 貫徹落實《山東省節能監察辦法》和《省經貿委關于實施<山東省節能監察辦法>的通知》,全面啟動節能監察工作,依法對全省企事業單位和機關的能源利用狀況以及能效標識的使用狀況進行監察。
19、 加快制定我省《節能中長期專項規劃》,按照國家要求抓好節約和替代石油、熱電聯產、余熱利用、政府機構節能、綠色照明、節能監測和技術服務體系建設等工作。
20、 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調研制定《山東省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
21、 研究制定《山東省節能節水專項資金使用管理辦法》,利用省節能節水專項資金支持一批省內資源節約重點項目、技術和重點企業。
22、 加快推廣節能自愿協議、合同能源管理、電力需求側管理等節能新機制。
23、 開發利用雨水、微咸水、城市中水、礦井水、工業廢水等各種水資源。
24、 積極開展節水產品研發,加大節水設備和器具的推廣力度。引導企業改造用水設備,改進生產工藝,提高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降低產品取水量。組織1000戶重點用水企業積極進行技術升級、改造,提高管理水平,降低水耗。
25、 制定《山東省海水利用專項規劃》,發展海水淡化利用,探索海水淡化產業化的路子。
(四)積極推行清潔生產,加大工業污染防治力度
26、 實施《山東省清潔生產審核辦法》,建立清潔生產專家庫和清潔生產審核隊伍,完善清潔生產信息系統和技術咨詢服務體系。
27、 組織調研起草《山東省清潔生產促進條例(草案)》。
28、 在全省培育100戶清潔生產示范企業。
29、 加大支持服務力度,發展環保產業主導技術、產品和骨干企業。
30、 會同有關部門做好“兩湖一河”流域不能穩定達標排放企業生產線的淘汰關閉工作,做好工業污染治理項目的申報和管理工作。
(五)推動資源節約技術進步,促進經濟結構調整
31、 制定鋼鐵、電解鋁、水泥等高耗能行業市場準入的條件,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產業發展,嚴格控制新開工項目,堅決制止盲目投資,淘汰嚴重浪費資源、污染環境的落后的工藝、技術、設備和產品,促進經濟結構調整。
32、 組織重大技術示范,積極爭取國債等多渠道資金扶持循環經濟和資源節約綜合利用項目。
33、 組織制定并發布資源節約技術目錄,加快資源節約新技術、新設備、新產品的推廣應用。
34、 以資源節約和替代技術、能量梯級利用技術、延長產業鏈和相關產業鏈接技術、“零排放”技術、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技術、廢棄物的綜合利用回收處理技術、綠色制造技術及產業化為重點,積極引進和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加強對具有共性特點的技術進行攻關,解決資源節約、循環經濟發展的技術瓶頸。
35、 加強利用和發展秸稈發電、沼氣、太陽能、風能、海水淡化技術和產業,制定具體意見,加大推廣力度,搞好試點和示范。
36、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印發加快火電廠煙氣脫硫產業化發展的若干意見的通知》要求,加快我省火電廠煙氣脫硫產業化的步伐。
(六)開展宣傳培訓,加強統計分析
37、 繼續深入組織“齊魯資源節約行”活動,舉辦好2006年的節能宣傳周。
38、 加大對建設節約型社會的宣傳力度,制定宣傳方案和計劃,在報紙、電視、網絡等媒體上重點宣傳先進典型,曝光浪費資源的行為。
39、 加強省市、部門間的信息交流,及時總結全省建設節約型社會的先進經驗,推廣典型。
40、 充分利用“山東省資源環境網”展開網絡宣傳活動,建立信息交流平臺,號召廣大企業和全社會各界共建節約型社會。
41、 繼續抓好重點用能單位管理人員和耗能設備操作人員的培訓工作,提高節能運行水平。
42、 會同統計部門,搞好資源節約綜合利用統計工作和制度建設。
(七)轉變政府職能,搞好服務
43、 積極轉變政府職能,推行政務公開,依法行政,廣泛利用社會力量,調動大專院校、中介機構等各界積極性,匯集各方人才和智慧,為全省建設節約型社會搞好服務。
44、 完善資源節約綜合利用咨詢系統,加強隊伍建設,不斷提高政府資源節約綜合利用管理能力。
二〇〇六年二月二十三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