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上海市針對郊區城鎮化進程加快、產業向郊區集聚,而污水處理設施明顯滯后的實際情況,在第二輪環保三年行動計劃(2003-2005)中,把郊區污水處理廠和收集管網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并提出了一套考核辦法和激勵機制。在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上海市郊區污水處理廠基本建成18座、開工6座,污水管網已建成600 公里、泵站68座,新增污水日處理能力58.9萬噸,郊區污水處理率由25.7%提高到46%。
一、郊區污水收集處理的必要性
上海市圍繞建設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的戰略目標,產業發展空間逐步從600平方公里的中心城區向6000平方公里市域范圍拓展。但與此同時,上海郊區的水污染防治基礎設施薄弱,水污染防治任務繁重,具體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環境容量與污染物排放的矛盾日益突出。二是工業企業污水超標和違法排放情況還比較嚴重。三是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簡陋,年久失修,污水得不到有效處理。2004年,對上海部分生活小區污水處理設施的突擊檢查發現,許多小區的污水處理裝置不運轉,35%以上的處理裝置不達標。四是企業排污口多,不利于環境監管。根據2001年的調查資料,上海市自行處理污水并向水體排放廢水的企業約3400多家,排污口達4000多個。基于上述情況,上海市決定走郊區污水集中收集處理的路子,高效利用有限資源,確保郊區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
二、扶持污水處理廠及收集管網建設的主要措施
建設大型污水處理廠不僅投資大,而且工期長,尤其配套的污水收集管網建設投資更大。一般為污水處理廠建設投資的3-4倍,鎮一級政府無力承擔。近幾年,上海市按照市場建廠、政府建網、鼓勵納管、同步推進的原則,加快了郊區污水收集處理的步伐,具體做法如下:
(一)多種方式并舉建設污水處理廠。上海市污水處理廠的建設與運營大致有三種模式,一是市或區縣政府投資建設,政府部門運營或轉讓企業運營。龍華、長橋、閔行三個污水處理廠由市政府投資建設,現轉讓給上市公司管理。二是BOT或BT模式建設與運營,比如竹園污水處理廠通過BOT方式招商,引進建設資金6.2億元。三是民營企業單獨投資建設與運營,金山區興塔污水處理廠就是由該區農民企業單獨投資建設的。
(二)政府資金支持,促進廠網同步建設。上海市積極探索,出臺了以新增污水處理量為標準,核定補貼金額的“2005年度郊區污水管網建設市級資金補貼政策”。其主要內容有:
1、補貼原則:“以塊為主,適當補貼”。郊區污水處理廠建設的責任在區縣政府,市政府支持,適當予以補貼;區別對待;實效考核。
2、補貼范圍:松江、青浦等7個區(縣)內列入上海市第二輪環保三年行動計劃的郊區污水收集管網工程進行補貼。補貼項目服務范圍內的鄉鎮必須開征排水設施使用費。項目前期準備充分并在2006年內完成。
3、補貼標準。以項目建成后所在污水處理廠2005年底比2002年底實際新增污水處理量為依據,將上海郊區分為兩類進行補貼:處理要求高、經濟相對欠發達的黃浦江上游青浦區、松江區、金山區(部分)和崇明縣為一類補貼地區,補貼標準為1400元/噸;嘉定區、金山區(部分)、南匯區、奉賢區為二類補貼地區,補貼標準為800元/噸。
4、補貼方式為“做加法”,一方面在區縣加大污水管網投入的基礎上進一步給予支持,另一方面區縣、鄉鎮政府不能因市級補貼而減少對污水管網的投入。市級補貼資金必須專款專用,不得挪用,接受財政部門的監督檢查。
(三)加快工業區污水納管。2004年,上海市政府發布了《關于加快工業區污水治理的若干意見》,要求目前尚未建設污水處理廠和污水尚未納入集中處理系統的工業區在規定的期限內完成污水治理的基礎設施建設。相關污水納管的環保財政補貼政策內容有:
1、補貼對象:上海市政府2004年確定的保留工業區內必須納管的單位(僅限現有企業,不包括新建企業)。
2、責任主體。各區縣政府是推進保留工業區內企業污水納管工作的責任主體,負責制定相應的配套政策,督促企業按期納管。
3、補貼方式。補貼采用定額補貼的方式,原則上為每家企業2萬元。市環保局根據區縣上報的納管計劃先下撥50%補貼經費至各區縣環保資金專戶;另外50%補貼經費根據實際驗收結果下撥到各區縣環保資金專戶。同時要求區級財政也予以適當補貼,共同推進工業區污水納管。
4、驗收方式。市區兩級環保、水務、財政部門共同組成驗收小組,對保留工業區內企業污水納管工作進行驗收,要求企業將生活污水與生產廢水同時進行納管。并以區縣水務部門出具的排水許可證或其他納管證明作為對企業進行補貼的依據。
三、補貼政策取得積極成效
(一)大大促進了污水處理能力及污水處理率提高。補貼政策要求,污水處理廠建成3年內實際處理量必須達到設計能力的65%以上,污水處理廠服務范圍內收集管網覆蓋率和污水收集納管率均達到80%以上。補貼政策的出臺,有效地促進了污水處理廠網同步配套建設,提高了收集管網服務區域內企業納管的積極性,提高污水處理廠的污水處理能力和污水處理率,促進了污水處理廠建成后的有效運轉。
(二)減少了企業排污口,有利于環保部門的監督管理。郊區污水收集后進行集中處理,實現企業污水和生活污水由“分散治理”向“集中治理、集中控制”的轉變,不但大大減少了排向河道的排污口,減少了違法排污現象的發生,而且環保部門由監管多家企業和生活污染源變成監管污水處理廠,大大提高了監管的效率。
(三)改善了郊區工業區投資環境。污水集中收集處理,可以改變工業區內及周邊環境的環境質量,更利于工業區招商引資,促進工業區發展。
補貼政策的出臺,極大地提高了區縣政府推進郊區管網建設的積極性。2003-2005年,上海市郊區共完成污水收集管網建設600公里,超過了計劃中確定的526公里,日收集污水量近27萬噸。2005年,各區縣保留工業區內納管的企業有899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