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滬蘇一帶,截斷污染源,管住排污口,超額用水加倍收費漸成風氣——
節水閥門正在擰緊
“十一五”規劃首次提出,到2010年,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農業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數要提高到0.5。怎樣實現這一目標?記者隨“節水中國行”采訪團,輾轉浙滬蘇,梳耙耬犁,感受著節水閥門正在擰緊。
治污是最大的節水
“50年代淘米洗菜,80年代魚蝦絕代,90年代身心受害”。經濟的快速增長,讓江南水鄉面臨“成長的煩惱”,守著河網鬧“水荒”。
“上海雖然四面環水,但可飲用的水源實在太少了!50多天沒下雨了,今年黃浦江咸潮比往年提前了兩個月。”上海市水務局副局長沈依云說:“我們的內河水質太差,上海市去年對16條河道的水質情況進行了一次評價,22%的河道水質仍為5類,還有40%多的是劣5類水。”
解決水質型缺水,根本途徑在于治污。為了治污,上海去年3月啟動“萬河整治”的新三年環保計劃。嘉定區加大投入,將污水管網全面覆蓋,截斷了污染源頭,通過泵閘調度,讓水全都“活”起來,昔日黑臭淤積的河流變得清波蕩漾,蚊子蒼蠅少了、水質好了、環境美了。寶山區采用生化治理手段,在河道內種植美人蕉等水生物,利用生物屏障、生物廊道等形式消除水中黑臭,如今,綠色景觀布滿了整條河道,原先黑臭的河水也逐漸變清。據悉,目前上海市污水處理率已由上世紀末的40.3%提高到目前的70.2%。“十一五”期間,將投入資金上百億元,使全市污水處理率達到80%。
管住排污口,江蘇省張家港市正在從招商引資到招商選資轉變。張家港市水資源處處長衛臻說,工業每排放1噸污水,不但會污染7到8噸凈水,還需要10到20噸的凈水來稀釋,因此治污是最大的節水。如今,排污指標成了張家港市新上項目一個硬杠杠,對不符合水資源利用標準、不符合排放限值、不符合生態優先原則的項目一律“亮紅燈”。2000年以來,全市先后拒批或勸阻新辦工業項目400多個,總投資達到60多億元。
利用水價杠桿,分質用水、優質優價
紡織企業是傳統的耗水大戶,浙江金哥針織有限公司董事長樓金富說,過去,從來沒為用水發愁,每噸水才幾毛錢。這幾年,水費一個勁往上漲。到2006年7月1日,浙江省義烏市高污染、高耗水等特種行業的水價由3元/噸調整到6.6元/噸,不節水不行啊!
2003年起金哥公司先后投入1200多萬元,建起了污水處理回用系統。記者在公司印染車間看到,生產廢水經過管道,輸送到污水處理設備,經過多工序處理再送回車間。污泥也不浪費,烘干后燒制成磚。樓金富說:“如今我嘗到甜頭了,80%的印染廢水實現回收利用,年節水72萬噸,公司每年因廢水回用產生經濟效益為475萬元。”
浙江省水利廳副廳長章國方說:“我們利用水價杠桿,促進分質用水、優質優價,實現節約用水。”為了充分發揮水價的杠桿作用,許多地方調整了水資源費,從過去的幾分錢調整到2元以上;有的地方還對超額用水的,加收2—5倍的水資源費。同時,通過稅收政策、獎勵政策等鼓勵和支持節水改水先進企業。
在江蘇蘇州工業園,288平方米的范圍內分布著大小44座污水泵站,生活污水、工業廢水全部集中處理,然后再依次經過紫外線消毒、加藥混凝、加壓、高密度過濾,通過配水管道輸送給園區客戶,用于綠化、景觀用水和生產用水等。據了解,1噸中水0.6元,比自來水便宜1.4元,因此很受歡迎。目前工業園區每天可節約自來水消耗2000噸。
量水而行,以水定發展
水價帶來了觀念的變化,觀念帶來了發展模式的轉變。如今,在長三角地區,“量水而行,以水定發展”成了許多地方規劃的標準。
上海從2006年開始,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正式納入統計指標體系,并成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的強制性指標。上海市水務局的統計數字顯示,上海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從2002年的184立方米下降至2005年的125立方米。沈依云說,實現這一目標,一是鼓勵發展節水型工業,不斷提高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二是嚴格限制高耗水行業。
節水獎,超額罰。在政策引導下,許多企業、行業都在創新節約用水的方式。
走進上海亞太釀酒有限公司廠區,到處是架空的自來水管道。據工程部經理黃蕾介紹,過去水管埋在地下,滲漏不易發現,僅2001年1—3月份,每月自來水滲漏就達2000多立方米。現在將地下水管全部翻新為架空明管,防止了跑冒滴漏。
亞太公司的節水有些“摳門”,包裝車間、釀造車間產生的大量冷凝水都收集起來,供鍋爐使用;動力車間的冷凝水回收,用來沖洗鍋爐爐渣;污水處理站處理過的污水,用于綠化灌溉。正因如此,亞太創下了2005年度國內啤酒企業單位耗水最小紀錄:4.77噸。
如何以水定發展?在浙江,針對農業這個用水大戶,實施“千萬畝十億方節水工程”,修整渠道、改進技術,目前已有近50萬畝農田用上了先進“裝備”,年節水能力達到5.68億立方米,相當于8個西湖的蓄水量。
在浙江森宇集團鐵皮石斛基地,水沿一根根水管送到每株植物根部,一滴不浪費。“這就是滴灌,與以前的漫灌不同,是給植物‘打點滴’。”基地的朱師傅說,以前我們采用人工澆灌,每天每畝地的用水量在2至3噸,現在只有1到1.5噸,用水量節約了50%,每年可節水5萬噸,算起來是筆大賬。
如今,節水不再是政府的“獨角戲”,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行動起來。
來源:人民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