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
聯合印發尾礦庫專項整治行動工作方案
尾礦庫作為貯存金屬非金屬礦山礦石選別后排出尾礦或其他工業廢渣的設施,一般由筑壩攔截谷口或圍地構成。根據2006年環保總局的調查,全國有尾礦庫7610個,其中正常運行的只占40%.近幾年,尾礦庫垮壩造成人員傷亡和有毒污染物下泄的事故屢有發生,給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造成重大損失,對環境安全構成嚴重威脅。為全面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認真落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關于重大事故隱患治理重點工程中提出的:“治理尾礦庫危庫、險庫和危險性較大的病庫”的規劃安排,進一步加強尾礦庫安全生產和環境安全的監督管理,強化建設項目審批和礦業秩序整頓,督促尾礦庫生產經營單位切實落實安全生產和環境保護主體責任,規范尾礦庫安全生產和環境保護行為,經國務院同意,決定開展尾礦庫專項整治行動。
一、工作目標
按照《尾礦庫安全技術規程》(AQ2006-2005)的規定,尾礦庫安全度分為四級,即危庫、險庫、病庫和正常庫。危庫指安全沒有保障,隨時可能發生垮壩事故的尾礦庫;險庫指安全設施存在嚴重隱患,若不及時處理將會導致垮壩事故的尾礦庫;病庫指安全設施不完全符合設計規定,但基本符合安全生產條件的尾礦庫。
通過專項整治行動,要依法取締各類非法尾礦庫;關閉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和污染環境的尾礦庫;健全和完善尾礦庫安全和環境監督管理體制,消除尾礦庫重大隱患,有效監控運行狀況;促進企業建立和完善尾礦庫安全和環境管理制度,加強技術管理和現場管理,切實使尾礦庫安全生產和環境安全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安全生產條件和環境保護水平得到明顯改善,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和環境污染事件得到有效遏制。
二、組織領導機構及各部門各地區工作職責
(一)專項整治行動組織領導機構
由安全監管總局、發展改革委、國土資源部、環保總局等部門成立尾礦庫專項整治行動工作協調小組(以下簡稱協調小組),負責指導全國尾礦庫專項整治工作,協調小組召集人分別由安全監管總局和發展改革委負責同志擔任,安全監管、發展改革、國土資源、環保等部門的有關人員為成員。協調小組辦公室設在安全監管總局,負責日常工作。
各省(區、市)人民政府要成立由一名政府領導同志任組長,安全監管、發展改革、國土資源、環保等部門參加的尾礦庫專項整治行動領導小組(可根據本地區實際,適當增加有關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尾礦庫專項整治行動的組織領導。
(二)各部門、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工作職責
安全監管部門負責加強尾礦庫的安全監管,督促檢查有關地區及企業落實尾礦庫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標準情況,會同有關部門組織開展尾礦庫安全隱患排查,指導企業編制、完善事故應急預案,審查尾礦庫安全生產許可證頒發情況,對危、險、病尾礦庫進行查處,對不符合安全生產條件的尾礦庫責令停止使用、限期治理,或提請當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實施關閉。
發展改革部門負責檢查尾礦庫相關建設工程的立項核準情況,會同有關部門督促地方和企業落實存在重大隱患尾礦庫的治理資金,組織協調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關停、整治危庫和險庫。
環保部門負責加強尾礦庫環境安全隱患的檢查和監管,對尾礦庫企業進行排污登記,檢查企業棄庫、閉庫環境安全管理責任落實情況,檢查指導地方和企業編制完善尾礦庫環境安全應急預案,督促地方和企業整治尾礦庫超標排污問題。
國土資源部門負責檢查尾礦庫建設用地審批情況,依法取締、關閉無證開采的違法企業。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尾礦庫專項整治行動的組織實施,逐級建立健全由政府分管領導為組長、各有關部門為成員的專項行動領導小組,逐級制定工作方案,并安排專項經費予以支持。
三、專項整治行動時間進度和工作安排
專項整治行動分三個階段進行,用兩年半(2007-2009年上半年)完成專項整治任務。
(一)部署排查及自查自改階段(2007年)。各地區成立尾礦庫專項整治行動領導小組,制定工作方案,全面進行動員和部署工作,并利用各種媒體進行廣泛宣傳(5月底前完成);全面開展尾礦庫的摸底調查和自查工作,建立尾礦庫基本情況數據庫,查清非法的和應予關閉的尾礦庫(8月底前完成);提出重大隱患治理項目,制定整改措施,落實責任人(11月底前完成);檢查各地尾礦庫專項整治行動工作進展情況(12月底前完成)。同時對已掌握的尾礦庫隱患,認真自查自改,加強現場管理,采取應急措施。要建立和完善尾礦庫建設審批、安全和環境監督管理等制度;對存在重大事故隱患,一時又不能整治的尾礦庫要采取降低負荷、停庫整頓等措施;取締非法尾礦庫,關閉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嚴重污染環境、而又整改無望的尾礦庫。要完善和落實動態監管巡查制度,加大對各類違法違規行為的查處力度,防止出現反彈,防范重特大事故發生。
(二)隱患整治階段(2008年)。繼續關閉取締非法和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嚴重污染環境的尾礦庫。各地和相關企業要嚴格按照《安全生產法》、《環境保護法》、《尾礦庫安全監督管理規定》、《防治尾礦污染環境管理規定》、《尾礦庫安全技術規程》等有關法律法規和標準的要求,加大整改力度,落實整改措施和資金,限期完成隱患治理工作。將危庫、險庫、調洪庫容小和下游有居民區、重要設施或影響飲水安全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尾礦庫作為整治工作的重點。對拒絕整改,到期整改不合格的尾礦庫,依法予以關閉。
(三)鞏固成果階段(2009上半年)。繼續做好重點地區的專項整治工作,針對整治工作不力、措施落實不到位的地區和問題突出、發生重大生產安全事故和環境污染突發事件的尾礦庫企業進行集中整治;組織對各地區專項整治行動工作情況進行檢查驗收。
四、整治工作的重點
(一)核查的主要內容
1.核查尾礦庫相關建設工程的核準或審批的情況。
2.檢查尾礦庫安全評價、環境影響評價、安全設施設計審查與竣工驗收和環保竣工驗收的情況。
3.檢查尾礦庫是否按照設計方案進行施工、按照設計要求組織生產運行的情況。
4.檢查尾礦庫企業安全管理人員和從事尾礦庫放礦、筑壩和排洪操作管理的作業人員接受專業培訓,尾礦工持有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資格證書的情況。
5.檢查尾礦庫污染物排放達標的情況。
6.檢查尾礦庫是否存在違規設計、超量儲存、超期服役、有垮壩險情的情況。
7.檢查尾礦庫是否存在影響公路、鐵路、飲用水源安全的情況,尾礦壩下游是否有居民區或重要設施的情況。
8.檢查尾礦庫尾礦再利用情況,包括在用尾礦庫回采再利用和閉庫后再利用的尾礦庫是否按照有關規定履行建設項目“三同時”手續的情況。
9.檢查企業是否制定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和突發環境污染事件應急處置預案。
10.檢查尾礦庫庫區內是否存在從事爆破或采砂等危害尾礦庫安全的活動情況等。
(二)整治的主要內容
1.對于非法生產、飲用水源一級保護區和自然保護區內的尾礦庫,要依法依規堅決予以取締。
2.對達不到安全生產條件、污染環境的尾礦庫,要限期整改和治理,經整改和治理仍不合格的,要依法予以關閉停用。
3.對未按照有關規定,進行立項審批的,未執行尾礦庫建設工程安全生產“三同時”制度和環評手續的,要責令其限期補辦相關手續,并依法進行處罰。
4.對企業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和從事尾礦庫放礦、筑壩和排洪操作管理的作業人員未接受專業培訓、尾礦工未取得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資格證書的,要責令糾正,并依法進行處罰。
5.對于存在安全隱患的尾礦庫,要督促企業加大隱患整改和監控工作力度;對于擅自更改設計方案進行施工的,要責令立即改正,已投入運營的,要采取措施進行補救;對于經安全評價確定為危庫或出現嚴重險情威脅尾礦庫安全的,要責令其立即停止生產,并采取措施確保安全;確定為險庫的,要責令其限期消除險情;確定為病庫的,要督促其限期按正常庫標準進行整治,全面消除隱患。
五、主要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充分認識開展尾礦庫專項整治工作的重要意義,切實加強領導、精心組織,落實責任。各級尾礦庫專項整治行動領導小組要建立工作責任制,明確各部門職責分工,做到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協調行動、聯合執法,確保各項工作有序推進。要設立專門工作機構,做到人員、工作經費、辦公地點和辦公條件四落實。
(二)制定實施方案。各地區要抓緊制定本地區尾礦庫專項整治行動實施方案,全面規劃和部署專項整治工作,確定工作目標,突出階段性工作重點,明確各項任務的進度安排,確保專項整治行動工作取得實效。
(三)建立聯合執法機制。要建立健全政府統一領導、相關部門共同參與的聯合執法工作機制,及時研究解決有關問題。對于未依法取得安全生產許可證、未進行環境評價且未通過環保竣工驗收的尾礦庫,一律不得生產運行,限期整改。整改期限原則上不超過6個月。經整改仍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和環境許可條件的,相關部門要依法吊銷各種證照,提請政府依法關閉。專項整治行動既要體現統一行動,聯合執法,又要充分發揮各職能部門的作用,形成協調合作、齊抓共管的局面。
(四)落實治理資金。對于存在重大隱患和環境污染的尾礦庫,由生產企業負責制定整改方案、落實整改資金;對于因破產解散或改制等原因遺留的、存在重大安全和環境污染隱患的尾礦庫,各地區要提出治理方案,落實責任單位和隱患整改資金。
(五)認真組織檢查驗收。為了推動尾礦庫專項整治行動工作順利開展,各地區應組織開展階段性檢查驗收;安全監管總局會同有關部門負責對全國專項整治工作進行檢查、驗收。
(六)嚴格情況報告制度。專項整治行動期間,各地區每季度要向協調小組報告一次整治工作進展情況,遇重大情況要隨時報告。請各地區于2007年5月30日前將本地區領導小組名單和工作方案書面報告協調小組辦公室(安全監管總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