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國家城市環境管理和綜合整治年度報告》(以下簡稱《年度報告》)近日發布,公布了2006年度全國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以下簡稱“城考”)最新結果。
2006年參加全國“城考”的城市595個,比上年增加86個,覆蓋范圍進一步擴大。多數城市已建立起“城市政府領導,各部門分工負責,環保部門統一監管,公眾積極參與”的“城考”工作機制,加大污染控制和環保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城市環境管理與綜合整治工作總體取得較大進展。
城考結果表明,與上年相比,全國環境質量優于二級的城市比例增加4.7%,劣于三級的城市比例減少了2.1%;城市空氣質量總體有所改善,其中蕪湖、張家界等城市可吸入顆粒物濃度較明顯降低,安陽、銅川等城市二氧化硫濃度明顯降低;全國城市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大于60%的城市有260個;全國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大于80%的城市數達319個。山東、江蘇兩省的所有城市消除了污水處理率為0、垃圾處理率為0、醫療廢物集中處置率為0的現象,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全國領先。
《年度報告》顯示,2006年全國城市環境質量總體上有所改善。其中,2006年國家環保重點城市中,可吸入顆粒物年日均值濃度最低(質量最好)的10個城市分別是:桂林、海口、北海、珠海、湛江、日照、煙臺、柳州、克拉瑪依和拉薩;二氧化硫年日均值濃度最低(質量最好)的10個城市是:北海、拉薩、克拉瑪依、海口、日照、湛江、吉林、馬鞍山、福州、珠海;城市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明顯提高(上升幅度超過50個百分點)的有九江、曲靖、濟寧、長治、宜昌、咸陽6個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明顯提高(上升幅度超過30個百分點)的城市有大連、錦州、太原、延安、濟寧5個城市;醫療廢物集中處理水平提高較快(上升幅度超過30個百分點)的城市有延安、赤峰、渭南、棗莊、遵義、玉溪和長春7個城市。同時,去年涌現出一批新的環保模范城市,天津、廊坊等12個城市(區)獲得了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區)稱號。
《年度報告》同時顯示,全國595個“城考”城市中,國家環保重點城市和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城考”得分大多在省內排序位列前茅。國家環保重點城市醫療廢物集中處理率、城市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和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平均分別達到82.23%、60.69%和81.19%,其中,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與上年相比提高了8.61個百分點。
根據《年度報告》,全國城市的環境問題仍然相當突出,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全國城市的空氣污染問題突出。只有37.6%的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好于國家二級標準,有39個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劣于國家三級標準。遼寧、山西、新疆等省區空氣質量超標的城市較多。
二是全國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問題突出。全國城市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平均為42.55%,200個城市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為0,占“城考”城市總數的33.61%,全國城市水域功能區水質達標率不升反降(比上年下降7.24%),城市水環境污染形勢仍然十分嚴峻;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平均為59.48%,187個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為0,占“城考”城市總數31.42%;155個城市醫療廢物集中處置率為0,占“城考”城市總數的26.05%。其中,廣西、黑龍江、吉林、貴州、遼寧、江西、海南7省(自治區)50%以上“城考”城市的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為0;山西、遼寧、河南、安徽、新疆、云南、海南7省(自治區)50%以上“城考”城市的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為0;甘肅、云南、河南、貴州、新疆、陜西、河北、遼寧8省(自治區)50%以上的城市醫療廢物的集中處置率為0。
三是一些城市工業污染控制水平低,重點工業企業主要污染物排放達標率不足20%,工業污染控制任務十分艱巨。其中,甘肅隴南、甘肅白銀、內蒙古烏蘭察布、貴州六盤水、陜西安康、湖南吉首和黑龍江黑河7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工作較差,有5項以上“城考”指標在全國排名居后,同時在所在省、自治區“城考”排名也居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