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4月工業品出廠價格(PPI)漲幅為8.1%,為3年來新高。而高盛和巴黎百富勤等機構則預計下周一(12日)公布的4月物價(CPI)漲幅將達到8.5%。
對此,法國巴黎百富勤分析師孟原認為,全年的物價漲幅超過6%是肯定的,甚至“有可能達到7%的水平”。這個數字遠遠超過今年國家調控的物價目標4.8%。
由于目前國家對于成品油和電價仍實行管制,這使得一些下游企業日子難過,五大發電集團一季度已全線報虧。他們均希望實施煤電聯動、提高電價來擺脫困境。
一些企業已采取了一些措施。來自中國化工網的消息顯示,湖北、山東等地的石油煉油企業,紛紛開始調高成品油價,以免虧損加大。其中,山東青島安邦煉化在5月8日就將多個成品油價格調高1%或以上不等。
孟原對本報表示,國際上游產品持續漲價,國內通過價格補貼和價格管制的辦法控制物價,這種模式難以持續。
上下游工業品價格倒掛嚴重
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4月份,工業品出廠價格同比上漲8.1%,其中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上漲11.8%。
這里面漲幅最大的是原油、煤炭。原油出廠價格同比上漲37.9%。成品油中的汽油、柴油和煤油出廠價格分別上漲10.8%、10.2%和11.7%。
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出廠價格同比上漲20.9%。其中,原煤出廠價格上漲20.9%。
而且,價格上漲還將持續。國家統計局廣東省調查總隊發布的報告預計,廣東二季度工業品價格指數仍將繼續處于上漲態勢,其依據是:前期基礎性能源、原材料、燃料、動力等上游產品價格上漲對下游產品價格的傳導作用將更加明顯。
今年以來鐵礦石、原油價格的持續上揚,可能孕育新一輪工業品價格上漲。這項報告指出,去年國際市場原油價格從去年平均每桶71美元上漲到1季度的每桶100美元并呈繼續上漲態勢等,將會繼續推高工業品出廠價格。
如果全國煤炭、原油價格再維持這樣的態勢,上下游產品價格倒掛的問題將更嚴重。
在5月6日電監會舉辦的電力系統工作座談會上,華東電網副總工程師武寒指出,以目前華東煤炭漲至每噸800元計算,平均每度電的成本就是0.4元,但發電企業的上網電價一般在0.3元多一點,所以發電企業發的電越多,虧損越嚴重。
不過,面對電力企業強烈要求調高電價的要求,國家發改委經濟運行局巡視員許之敏在之前的一季度經濟運行新聞會上表示,不贊成大幅度漲合同之外的電煤價格,至于 “今年什么時候、怎樣采取,什么時間實施煤電聯動,還要根據經濟形勢、價格總水平的走勢,要在物價指數可容納的范圍之內統籌考慮”。
價格管制不可持續
高盛、巴黎百富勤等多個公司分析師認為,中國長期實施補貼和價格管制的辦法是不可持續的。
中石化股份公司董事長蘇樹林曾透露,3月份中石化每生產一噸汽油損失2162元。但根據公告,中國石化有限公司2008年第一季度獲得財政補貼收入74億元。財政部4月15日發布《關于成品油進口稅收問題的通知》稱,自2008年4月1日至6月30日,對中國石油(17.91,-0.08,-0.44%,吧)天然氣集團公司以及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部分進口成品油實行進口環節增值稅先征后返。
但市場對于價格管制有自己的反應。
其他得不到補貼的公司,扛不住壓力而漲價了。中國化工網數據顯示,山東青島安邦煉化5月8日網上報價是,90#汽油6680元/噸,比前一日漲30元;93#汽油6780元/噸,漲50元;0#柴油6950元/噸,漲100元;0#柴油7000元/噸,漲100元。而且,廠家出貨較好。
此外,山東東營、濱州、淄博、青島等地和湖北大部分煉廠都調高了汽油、柴油的出廠價格。
在通脹的背景下,還要不要充分發揮價格機制的功能?北大教授周其仁指出,去年年底的時候,發改委堅持2008年要提升中國的能源和資源價格,校正長久以來的價格失真。這是對的,否則什么保護環境、節能減排,統統不過喊口號而已。但是通脹指數高了之后,政府的第一位任務轉向“摁住”物價,原定的價格改革,包括電價調整,不得不押后。
但,周其仁認為物價管制不但替代不了貨幣管理,也永遠消除不了通脹。相反,即使在通脹的情況下,也要充分發揮價格機制調節供求的作用。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金融系施建淮教授對本報說,中國目前的通脹有需求推動的因素,有成本推動的因素。目前,成本推動型占很大因素。所以,“調利率對此收效甚小。因為供給沖擊都是影響成本的,包括石油、糧食都是推高成本的,成本上去后企業不把成本轉嫁出去,就要虧損。”他認為,如果人民幣加快升值步伐,可在一定意義上緩解通脹壓力。
5月9日,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則在上海陸家嘴(18.96,0.40,2.16%,吧)金融論壇上明確表態,要全面提高金融宏觀調控能力和水平,繼續推進貨幣政策調控機制、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利率市場化、外匯管理體制等各項改革。
他指出,目前全球通貨膨脹加劇,對中國經濟造成了較大的外部壓力。國家仍將加強改善宏觀調控,實行穩健的財政政策和從緊的貨幣政策,防止貨幣增長由偏快轉為過熱,防止價格由結構性上漲演變為明顯通貨膨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