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對節能的重視為節能服務業打開了市場。國家發改委表示,要組織專家隊伍深入開展節能減排咨詢和診斷,鼓勵專業化節能服務公司為中小企業開展節能減排咨詢,并提供設計、培訓、融資、改造、運行管理一條龍服務。
國家發改委5日對中小企業節能減排工作進行了部署,鼓勵專業化節能公司為中小企業提供節能服務。專家表示,這意味著節能服務業將迎來巨大的商機。
目前全國有中小企業4200多萬家,貢獻了全國GDP的60%、稅收的50%、就業機會的75%,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但相當一部分中小企業工藝和裝備落后,資源利用率低、環境污染重。例如建材行業,落后工藝80%以上集中在中小企業。
國家發改委表示,要組織專家隊伍深入開展節能減排咨詢和診斷,鼓勵專業化節能服務公司為中小企業開展節能減排咨詢,并提供設計、培訓、融資、改造、運行管理一條龍服務,選擇若干地區和機構先行開展試點。同時,完善相關政策,大力發展產業化、社會化、專業化的中小節能減排技術服務機構。
對此,節能服務產業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趙明表示,國家對節能的重視為節能服務業打開了市場。相對于大型企業而言,中小企業的節能需求更迫切,其潛在的節能市場非常可觀。
趙明還表示,節能服務業目前在中國還處于起步階段,絕大多數節能服務企業都是中小企業。市場打開后,融資、技術、管理方面的難題依然制約著企業的發展。
銀聯信分析:
水荒、電荒、煤荒、油荒……近年來能源的緊張給經濟發展帶上了“緊箍咒”,隨著能源危機的加劇和消費者的節能訴求,節能服務產業無疑迎來了迅速發展的新機遇。
美國是節能服務產業的發源地和最發達的國家,每年有高達10億美元左右的業務。中國能耗總量僅排在美國之后,居世界第二位,能源利用率低于國際平均水平的2.5倍,節能產業具有廣闊空間。
1、國家政策催動節能服務產業發展。
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議批準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提出,到2010年,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末期降低20%,并被列為約束性指標。銀聯信認為,如果能實現,中國每年節能市場的規模將遠遠大于1000億元,潛力十分巨大。
國家發改委頒布的《關于印發“十一五”十大重點節能工程實施意見的通知》中,合同能源管理作為要求大力推廣的市場節能機制被列入其中。
在此背景下,發改委又推出了“千家企業節能行動”,在全國選擇了一千多家高耗能重點企業作為開展節能工作的重點企業,要求企業主要負責人親自掛帥成立節能工作領導小組,并與政府主管部門簽訂節能目標責任狀。這些都為節能服務產業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
2、多種模式凸現節能服務業魅力。
合同能源管理在國外有三種類型的公司:一種是純服務型,由三部分人組成,分別負責融資、法律合同管理、節能技術。他們本身不生產設備,也不進行技術研發,是一種純粹服務型的公司;第二種是既有設備又有技術的節能服務公司,如西門子,他們不但賣設備還賣服務,以自身的設備為主,需要其他的設備時再采購,不僅收取設備款,還要收取服務費;第三種是電力公司和天然氣公司,他們會向用戶提供節約能源方面的服務。
事實上,節能服務是一個新興事物,在現實中存在著諸多可能的模式,而合同能源管理僅僅是其中一個形式,也會因為個案不同而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因此反而充滿了商業魅力。
我國開展節能服務主要有三種商業模式。一種是傳統的項目采購型,這與一般的設備采購一樣,也是當前主要的一種模式。
一種是合同能源管理,其核心就在于要對項目的節能效益有保證,比如,如果承諾項目有17%的節能效果,而實際上卻只實現了15%,差額部分要由節能公司貼錢給客戶。時下,這種操作最流行的做法是節能公司貸款為客戶進行改造,用返還的節能費用來償還銀行貸款。
還有一種則是項目托管型,這種模式就是節能公司對項目的能源部分進行管理,比如一座大樓的電費,雙方商定一定量的電費由業主支付給節能公司,節省下來的歸節能公司所有,多了的部分也由節能公司償付。這種模式操作復雜,由于產權、人員管理等方面都難以分割管理,因此較少采用。
雖然目前節能市場有巨大潛力,但是產業發展尚不足以應對,因此,國家應當加大對該行業的扶持力度,銀聯信建議從以下七個方面來進行扶持:
增加節能科目。這是節能服務公司碰到的最迫切希望解決的問題。我國財會制度里沒有節能這個科目,財政預算里就沒有辦法為節能提供資金。所以,就出現許多節能服務公司給政府機關做好了節能項目,卻很難拿到錢的現象。
另一方面,由節能產生的效益與財政預算是一對矛盾,這和各個部門的利益直接相關,如果節能減少了費用而帶來預算的直接減少,這將打擊各部門節能的積極性。
調整稅收體系。目前,節能費用是不作為成本納入稅收體系的,所以就出現超市節能效益產生,而稅收增加的尷尬。而對節能服務公司來說,節能投資有2—3年的回報周期,而在報稅時則是一次交清,這對采用合同能源管理這一模式的節能服務企業來說財務壓力非常大。
另外,在我國稅收優惠的對象里有高科技企業,卻沒有節能服務企業。如果節能與高科技掛不上鉤就沒有辦法享受到稅收優惠。
設立專項基金。目前,對中國節能服務業影響最大也是數額最大的一筆基金就是由全球環球基金、世界銀行與歐盟提供的基金,但它對中國節能服務產業的拉動還遠遠不夠。這就需要政府的參與。中國政府應該成立節能專項基金,以鼓勵與推動中國節能服務業的發展。
健全資質認定。什么樣的公司是節能服務公司,它們的資質如何確定,這是目前節能服務業碰到的一個難題。在美國要求有50個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的公司才能認定為節能服務公司。中國的節能服務才剛剛開始,肯定達不到這個要求。現在新興的中國節能服務業已經出現無序競爭的苗頭,這樣容易把市場做壞,負面影響太大。所以,對節能服務公司作資質認證就變得非常迫切。
成立評審委員會。中國節能協會已經開始研究節能服務企業的定義以及資質認證。開展這件事就必須成立一個專門評審委員會,問題是誰來授權節能協會來做這件事情,而在相關的政府文件里,只提到在必要的時候成立專門評審委員會。
加強能源審計。節能服務公司需要為用戶作能源診斷、提供診斷報告、設計改造方案,這是能源審計的內涵。這項工作需要由第三方中介服務機構來做,這樣才能保證節能信息傳遞的對等性。現在節能服務已經進入系統節能服務時代。節能需要從水、電、熱、氣多方面來考慮最佳方案。大部分中小節能服務公司實際是無法獨立完成這項工作的,所以,就需要節能協會能夠提供一個完全的專家組來做這件事情。
完善節能評估體系。節能服務公司有一個繞不開的話題就是壞賬。節能服務公司產生壞賬的一個直接原因就是對節能量認定存在分歧,服務對象常常以節能未達到預期標準為由拒絕付費。美國為解決這個問題,花了8—10年時間來做這方面的研究,最后終于拿出一個整套的評估體系。中國對節能的評估還沒有一個完整的體系,節能的效果也受各種條件的影響。因此,完善節能評估體系迫在眉睫。
銀行信貸提示
節能服務業的融資也是一個現實問題。節能服務公司一般都比較弱小,沒有信譽積累,因此很難得到銀行的支持。工程建筑都有固定資產,可以抵押,但是合作能源管理沒有實物,融資無抵押,而且銀行對此的評估不熟悉。這就要求銀行創新金融服務,為該類企業提供適合的融資產品。同時,改進現有的評估體系,培訓熟悉該行業的專業化評審人員。
另外,目前國內較多的節能服務公司采用的是一種本地化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即節能服務公司向銀行等金融機構貸款,給客戶做節能改造項目,在實現節能收益后向客戶收回資金,留存收益后還給銀行。
這種模式存在諸多問題:一是一旦由于節能效果不好或者客戶付款問題,整個資金鏈就容易斷裂,影響公司的繼續正常運營和業務拓展,容易形成三角債;二是節能服務公司的精力被不當地大量浪費在非核心業務(貸款和回收)上,影響業務的擴大;三是所有的銷售收入只能等到整個合同執行完畢才能完全確認,而且一個周期通常是3、5年甚至更長。
這些問題導致的最終結果就是產生大量的壞賬,也增加了銀行的信貸風險,因此,銀行也應警惕該類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壞賬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