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廢紙殼漿或植物纖維、膠凝材料、固體廢棄物為主要原料,經粉碎、混合,加入防腐劑、硬化劑,加水攪拌均勻后擠壓成型并經自然養護制成板材、磚及各種砌塊。在上述配方中加入發泡劑,可生產內墻砌塊。本文主要進行廢渣磚的研究。
1 原材料及配合比
1.1 膠凝材料
包括水泥、石灰等。水泥符合GB175《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GB1344《礦渣硅酸鹽水泥、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及粉煤灰硅酸鹽水泥》、GB12958《復合硅酸鹽水泥》的要求。
1.2 固體廢棄物
細集料采用粉煤灰、硅錳渣。 粗集料:自燃煤矸石應符合GB/T 127431.1《輕集料及其試驗方法第一部分:輕集料》的規定,硼泥陶粒要先破碎。
1.3 廢紙殼漿或植物纖維
在試制中加入廢紙殼漿或植物纖維(稻殼等),作為造紙廠的廢漿料,大部分是木漿和草漿的混合物,植物纖維的含量很大,其化學成分見表1。其可以提高基材的抗拉強度,防止基材中原有缺陷(微裂縫)的產生和擴展,延緩新裂縫的出現,提高基材的變形能力。
表1 廢紙殼漿料化學成分(%)
水分 |
灰分① |
NaOH抽出物 |
果膠 |
木素 |
纖維素 |
30 |
15 |
6 |
0.25 |
10 |
56 |
注:①滑石粉、白云灰、硅藻土;②炭灰。
1.4 配合比
固體廢棄物30%~60%,膠凝材料10%~30%,廢紙殼漿或植物纖維0.5%~10%,防腐劑3%~5%、硬化劑3%~5%,減水劑為水泥質量的1%~2%,氧化鐵適量。根據需要,也可以在上述配方中加入占總質量2%~3%的防腐發泡劑。
2 拌合物技術要求與性能指標
2.1 技術要求
將水泥、廢紙殼漿或植物纖維、粉煤灰、氧化鐵、防腐劑、減水劑按一定比例拌和。加入粉煤灰,改善和易性。本研究主要利用水泥的凝結硬化時間,將上述拌和物初凝45min后,再將其破壞成渣體,將渣體和硬化劑重新攪拌,并加入其它廢棄物(煤矸石粉、硅灰、錳渣、破碎的硼泥陶粒)和水,經過2~3min的攪拌后壓制成型。然后置于自然環境中養護20min左右,即為成品磚。磚坯強度較大,成品率高,且可直接碼垛堆放。另外,生產中可以使用發泡劑,但其不能和粉煤灰共用,否則會起渣。
2.2 產品技術性能指標
標準磚規格為240mm×115mm×53mm,各項物理力學性能指標的檢驗由遼陽市建材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依據標準JC239—2001檢驗,結果見表2,其符合標準中MU10合格品的技術要求。由遼寧省工程質量檢測中心依據GB/T 2542—2003、GB/T 4111—1997檢驗,結果見表3。
把表2及表3中的檢測數據與現行混凝土多孔磚建筑技術規程(DBJ/CT 009—2001)及其它相關標準進行比較,所研制的廢渣磚既可作為承重墻體,又可保溫,據初步估算,在寒冷地區若要達到節能65%的標準,采用本磚砌筑的外墻僅需粘貼50mm厚的苯板。
在試驗中,我們設計2 種配方試制了承重和非承重砌塊,試驗了配方:一是水泥、粉煤灰、自燃煤矸石粉、錳渣、廢紙殼漿;二是水泥、石灰、植物纖維、硼泥陶粒、聚乙烯纖維。試驗表明:(1)添加聚乙烯纖維的試件強度較高。(2)我們在以往進行陶粒混凝土板的實驗中,在振搗過程中出現了陶粒上浮的現象,但本次試驗中加入了聚乙烯纖維,明顯地解決了陶粒混凝土振搗中陶粒上浮的問題,試塊中陶粒分布均勻。陶粒的加入,可以提高保溫隔熱效果,但造價相對提高,并且陶粒的燒制出現了二次污染問題。(3)配方中摻入自然煤矸石,可以減少水泥用量,而強度不降低。通過一系列實驗及性價比分析,配方一較好。通過選取不同的材料,調整配合比和振壓成型、養護等工藝參數,按照建筑不同的部位、不同功能強度要求,磚的強度等級設計為MU7.0~MU20.0,可以滿足承重和非承重墻體材料的技術要求。
3 承重保溫廢渣磚規格
設計了2種規格的磚:
(1)標準磚:規格為 240mm×115mm×53mm。其克服了混凝土砌塊存在著體形與開孔過大,增加了工人的勞動強度和施工難度,由于壁厚較小難以鋪漿、外壁破損難以修補,二次裝修難度較大,抗裂、抗剪、抗滲能力差等缺點。本磚可延用紅磚的施工規范,具有質輕、可砍磚的特點,符合砌筑工人的施工習慣。
(2)三孔磚:按遼寧省地方標準(DB21/T 1414—2006,DBJ 10806—2006)生產的三孔磚其外形見圖1,磚的最小外壁厚為27mm,最小肋厚為15mm。磚的開孔設計為倒梯型,多排孔布置,排孔轉折采用內切圓過渡,保證了砌墻砂漿的滿鋪,并在座漿面和鋪漿面雙向孔洞的作用下,可以形成一皮灰縫,大大提高了砌體各方向的抗剪能力。磚的孔洞分布設計考慮了墻體的熱工技術,采用熱橋隔斷的原理,也可設計成薄壁多排孔,大大提高了砌體的熱絕緣性能。
(中國磚瓦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