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磚紅瓦坡屋頂,飛檐畫棟雕花窗……這樣的建筑風格似乎是中國傳統民居的典型代表,"秦磚漢瓦"也一直是中國延續了2000多年的建筑必用原料。可是這項傳統,卻因其生產過程破壞耕地等原因,正在被逐漸摒棄。
一直以來,以黏土為原料的"秦磚漢瓦"是中國建筑的傳統和主要建筑材料。"秦磚漢瓦主要取材于我們最基本的生產資料--農田中的泥土。"昆明市墻體材料革新和推廣節能辦公室(以下簡稱昆明市墻改辦)主任何惠說,過去,人們以為大自然中的黏土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在建筑中大量使用以黏土為原料的紅磚。而生產黏土磚需要消耗大量的煤炭等能源,產生出大量廢氣和廢渣,占壓土地,污染環境,影響生態。
從2010年1月1日開始,昆明市主城規劃區、3個開發區、呈貢新城、昆明空港經濟區、安寧城市規劃區內新建、改建、擴建各類建筑物,其墻體材料將全面禁止使用紅磚,必須全部使用新型墻體材料(簡稱"新墻材"),而這個"新墻材"采用工業廢渣、垃圾、電廠的粉煤灰作為原料,真正做到了變廢為寶。
作為昆明首個100%使用廢渣和垃圾生產"新墻材"的企業,昆明開卓建材有限公司總經理鐘衛明說,自己先后投資了1000多萬元,從2007年年底開始投產,一年的標磚產量是6000萬塊。
"我們和昆明發電廠合作,大量用電廠發電后產生的粉煤灰,企業每年可以提供給我120萬噸粉煤灰,用來生產新型粉煤灰磚和粉煤灰新型砌塊。"鐘衛明說,這些廢渣有100萬立方米左右,我們用載貨量達20噸的大貨車,每天運30趟左右,要連續運5、6個月才能運完。"這些廢渣如果再生利用,堆放占地不說,每年揚塵對周邊地區照成極大的污染。"
不僅環保節能,新型墻體材料還能減輕建筑物的重量,增強建筑物的抗震性。昆明市墻改辦副主任陳顯明說,我們平時所使用的普通磚,每立方米的重量能夠達到1900千克到2100千克,而新墻體材料每立方米的重量只有500千克到700千克,減重了三分之二。使用這樣輕的建筑材料,無形中減輕了建筑物的重量,能夠有效地增強建筑物的抗震性強度,對于云南這樣地震頻發需8度抗震設防的區域非常適用。
這樣一場"新墻材"和"秦磚漢瓦"的較量卻沒有完全得到公眾的認可。2006年開始生產新型墻體材料的昆明創進建筑材料廠廠長李亮在推廣這種材料時,就碰到過這樣的尷尬:"客戶十分擔心我的新墻體材料放在水里會不會爛掉?"
"昆明推廣新型墻體材料以來,昆明主城區100%的新建建筑都已經用上了它,只是大家因為是間接接觸,不了解而已。"昆明市建筑墻體材料行業協會秘書長陳東說,目前還有一些邊遠的山區和農戶自建住房依然使用紅磚,需要一個過程讓老百姓接受。 截至2008年底,全國新型墻材產量占墻材總量的比例從1990年的不足5%提高到50%以上,全國城鎮新建建筑用新墻材占總建筑面積的比例從1990年的幾乎為零提高到60%以上。
按照國家統一部署,2010年底,中國所有城市將禁止使用粘土實心磚。據不完全統計,全國累計關停粘土實心磚企業35000多家。淘汰落后生產能力1000多億塊標準磚。累計綜合利用固體廢棄物達11億噸,節約土地180萬畝,節約能源9600萬噸標煤,減排二氧化碳近2億噸,二氧化硫150萬噸。
"可以說,黏土類傳統墻材的生產方式是以消耗大量優質黏土資源為基礎的,必然要被淘汰出局,退出墻材市場,這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何惠說。 (中國磚瓦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