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新型材料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日前出臺,確立了山西省新型材料產業3年發展的總體目標,描繪出一幅未來該省新型材料產業的發展藍圖。“2011年,該省新型材料產業銷售收入年均遞增15%,達到620億元;形成年銷售收入超過3億元的生產企業或企業集團40個。”
2008年,該省新型材料產業實現年銷售收入420億元,占全部工業的4%。由于受國際金融危機沖擊、國內經濟增長速度放緩的影響,該省新型材料產業出現了產品銷售不旺、價格下跌、庫存增加、企業利潤減少等問題,新型材料產業面臨著嚴峻考驗。為了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對新型材料產業發展的不利影響,促進該省新型材料產業調整和振興,根據該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部署,結合當前及今后材料產業供需形勢,省發改委組織編制了《山西省新型材料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提交省政府常務會議審定通過,規劃期為2009年至2011年三年。
《規劃》的指導思想是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轉型發展、安全發展、和諧發展的要求,以資源、區位、產業優勢為基礎,以改革開放、體制創新、環境創優為動力,以集聚高端人才、引進緊缺人才、培育創新人才為支撐,促進優勢材料行業升級換代,鼓勵特色材料行業延伸加工,支持高新技術材料行業規模擴展,全面提升新型材料產業核心競爭力,提高新型材料企業整體競爭力,推動該省新型材料產業健康快速發展。
《規劃》從總體目標、行業規模、結構調整、骨干企業等四方面提出了該省新型材料產業的發展目標。
總體目標:到2011年,該省新型材料產業銷售收入年均遞增15%,達到620億元。
行業規模:到2011年銷售收入建材行業達到180億元,鎂合金行業達到200億元,釹鐵硼磁性材料行業達到80億元,納米材料行業達到25億元,耐火材料行業達到30億元,陶瓷材料行業達到達到30億元,煤系高嶺土行業達到20億元,新型纖維材料行業達到25億元,其他新材料達到30億元。
結構調整:到2011年,建筑材料實現非粘土輕型承重墻體材料規模化生產和應用,新型墻體材料比例提升到50%,新型干法水泥比例提高到60%,玻璃深加工產品比例增加到30%。耐火材料中新型材料的比例超過50%。陶瓷材料高檔產品和高技術產品比例達到30%以上。釹鐵硼磁性材料中的高檔產品比例達到70%。高嶺土產品中超細煅燒高嶺土產品比例達到40%。
骨干企業:到2011年,形成年銷售收入超過3億元的生產企業或企業集團40個。其中,建筑材料行業10個、鎂合金行業8個、耐火材料和陶瓷材料行業5個、纖維材料行業3個,釹鐵硼磁性材料行業8個、高嶺土和納米材料行業6個
規模偏小 新材料產業在尋求優勢中發展
近年來該省新型材料產業取得了較大的發展,2008年,全省新型材料產業實現年銷售收入420億元,占全部工業的4%。目前,該省新型材料產業已經形成產業規模的主要有新型建筑材料、鎂合金及型材、耐火材料、陶瓷材料、釹鐵硼磁性材料、納米材料、煤系高嶺土、新型纖維及其他新型材料行業。
目前,該省新型材料產業該省新型材料產業主要是以本地礦產資源為依托,具有明顯的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與傳統技術優勢密切聯系,具有很好的技術經濟環境;符合產業發展趨勢和市場需求,有較大的成長空間;一些獨特產品和技術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知名度,具備較好的產業基礎,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從行業上看,發展新型墻體材料的煤矸石、粉煤灰和爐渣等可再生資源豐富;金屬鎂產能及鎂合金研發有一定基礎;釹鐵硼磁體產量占到全國總產量的1/3;硬質高嶺土的技術研發和加工規模居國內領先水平。
但是,該省新型材料產業總體上處于培育階段,規模偏小,深加工和應用產品發展不足,技術瓶頸沒有突破;信息技術、生物技術等領域的高新技術材料開發較少。由于受國際金融危機沖擊、國內經濟增長速度放緩的影響,該省新型材料產業出現了產品銷售不旺、價格下跌、庫存增加、企業利潤減少等問題。面對困難,需要營造一個產業發展的良好環境,提振信心;需要推動產品升級,深化產業結構調整,增強競爭力;需要加快自主創新步伐,在關鍵技術上持續突破。總之,需要加快培育新的優勢,加快新型材料產業的調整和振興。 (中國磚瓦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