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高盛發布的2014年及之后的中國展望報告可以看出,高盛對未來中國的經濟增長和改革有信心。該機構預計2014年中國經濟增長7.8%,消費再次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出口走強和消費提升有助于抵消投資因金融狀況收緊而走軟的影響。”高盛分析師表示,“在投資領域,最依賴杠桿的固定資產投資和房地產行業的投資減速幅度較為明顯,但制造業投資將因為盈利提高且周期性需求復蘇而有所增長。”
高盛認為,短期內來自改革的沖擊大體均衡,增長可能傾向于平穩,因為改革的目標是將資源配置朝向更具生產力的領域。比如,放松服務業的民營資本投資限制將有助于提振增長,同時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和提高環保成本有助于限制非生產性投資。
“受周期性利好因素推動的平穩經濟增長將為改革帶來更有利的背景環境。”高盛分析師表示。
高盛認為,十八屆三中全會繪制的改革藍圖有助于中國實現更均衡高效的經濟增長,這會提振對中期前景的信心。
法國興業銀行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姚煒表示,GDP增速放緩,去杠桿和結構調整是主要原因。政府加快清理過剩產能,將導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逐季度減速。而這樣的減速,有益于經濟長期穩定的發展。總體而言,中國經濟增長將呈現結構性下行,但硬著陸風險仍然可控。
十年后中國GDP將沖刺7%?
但是,瑞銀證券在其最新全球經濟透視報告中指出,未來十年全球經濟增長將較于之前出現下滑,主要受到金融危機之前累積的失衡繼續顯現、仍有遺留的負面影響。
此外,貨幣及財政政策回歸“正常”也將帶來阻力。金融部門更嚴格的監管環境是另一項限制因素。而不斷老齡化的人口結構將在未來幾年抑制世界經濟的潛在增長率。
對于中國而言,瑞銀預計隨著投資增長和非農勞動力供給放緩,未來十年的平均GDP增長率或降至6.5%-7%。即便改革沒有取得大進展,在全球復蘇、國內城鎮化及仍充裕的國內流動性推助下,其經濟在未來一兩年仍能以7%以上的速度增長。增長的長期可持續性取決于改革的適當順序。
不過瑞銀也指出,未來幾年幾項結構性因素將抬高中期通脹:首先,人口結構變化料將推高服務業的通脹;而土地、資源及能源價格需上調以反映其相對的稀缺性;同時,農產品價格也需上調以反映土地和勞動力不斷攀升的機會成本;此外,政府控制交運、公用事業及某些服務的定價的局面可能很快改變。
此外,瑞銀還預計未來十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將相對穩定。由于規模仍較大的貿易順差及FDI資金流入、再加上當局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努力將為人民幣匯率提供支撐,而不到2%的經常賬戶盈余占比以及圍繞外需的不確定性將令人民幣無法顯著升值。預計中期內在可貿易商品部門生產率持續提升、中期通脹升高的情況下,人民幣實際匯率將溫和升值。 (中國磚瓦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