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的國新辦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剛剛從座位上起身瞬間便被記者團團圍住,話筒、錄音筆嚴陣以待,所有人都想從他口中確定,今年7.5%的增長目標能否實現。
當天公布的宏觀數據顯示,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7.6%。其中,一季度增長7.7%,二季度回落至7.5%。
經濟增長放緩似乎已成定局,剩下的懸念僅在于下行幅度會有多大。7月16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給出明確答案:中國經濟下限“穩增長”和“保就業”,上限是防范通貨膨脹。
事實上,這并非中央首次提出穩增長。7月12日,李克強在主持國務院常務會議時就曾提出,既要有效穩增長,又要著力調結構,持續穩中有為。在一些經濟研究者看來,“大穩小動”或將是下半年宏觀調控的主旋律。
二季度好于預期
“在調研中,我也深刻地感受到,現在不同的企業冰火兩重天的處境,一方面說明當前的形勢確實是錯綜復雜的,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在結構調整期,大家都在經歷著結構轉型期間的陣痛。”盛來運說。
二季度,代表中小企業的匯豐PMI由強轉弱,4月匯豐制造業PMI終值50.4;5月降至49.2,創8個月來新低;6月終值為48.2。就整個二季度來看,匯豐PMI均值約為49.3,低于50的榮枯線,也低于一季度的51.4。“二季度GDP可能在一季度7.7%之后繼續小幅回落至7.4%。”匯豐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財苑)[微博]據此預計。
不過情況好于經濟學家的預期。FT中文網甚至評價道:中國經濟在截至6月的三個月里同比增長7.5%的消息是一個驚喜。
“對上半年的經濟運行情況,我想用三句話來概括,即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結構調整穩中有進、轉型升級穩中提質。”盛來運表示。
實際上,二季度環比季調折年率為7.0%,環比略快于一季度的6.6%,環比于二季度企穩意味著經濟很可能同比于三季度企穩,中國經濟“硬著陸”的擔憂短期消除。
定調宏調區間
“盡管經濟增速回落,但政府顯然是意識到這種增速的適當回落是有利于調結構、轉方式的,所以盡管在回落,也還是很冷靜地堅持調結構、促改革。”盛來運表示。
事實上,2013年仍將是棘手的一年。
近期,高盛、巴克萊、中金和匯豐等機構先后將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下調至7.4%,略低于官方7.5%的目標,這也讓下半年的宏觀形勢變得撲朔迷離。
而此前財政部長樓繼偉的失言也一度被外媒熱議。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專欄作家沈建光(財苑)發現,與經濟結合緊密的發電量、貨運量、經濟信心指數等指標顯示,二季度經濟形勢繼續走低,從環比來看也要差于一季度。沈建光由此判斷,“克強指數”顯示經濟或破下限。
“我國有充足的政策資源來實現穩增長,但當前經濟政策重點不是穩增長,而是調結構和轉方式。”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
此前在廣西,李克強就明確表示,使經濟運行處于合理區間,經濟增長率、就業水平等不滑出“下限”,物價漲幅等不超出“上限”。
在16日的座談會上,李克強再次明確,從國內外實踐看,經濟運行出現一定波動,有客觀必然性。宏觀調控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避免經濟大起大落,使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其“下限”就是穩增長、保就業,“上限”就是防范通貨膨脹。
事實上,從習近平總書記的“再不能簡單以GDP論英雄”,到李克強總理的“經濟增長率不滑出下限”的言論,均釋放出新一屆黨中央和政府對經濟增速下降容忍度增強的明顯信號。
“去年我們提出經濟要緩中趨穩,現在我們還是在這個過程中。現在我們朝穩的方面更進一步。具體的數字并不重要,給出一個宏觀調控的區間,對增強宏觀調控的針對性、有效性和前瞻性是非常有好處的。在這個區間內,我們主要的任務是調結構、轉方向、促改革,這對中國經濟后期發展是有好處的。”盛來運表示。 (中國磚瓦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