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的增長速度,為2013年中國經濟畫上了句號。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將GDP增長目標定在7.5%左右。如果這一增長速度基本實現,恐怕將創造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經濟增長低點。盡管如此,一些人士對此目標能否實現仍表示懷疑。
最近幾年,由于世貿紅利消失,改革紅利、人口紅利逐漸衰減,中國潛在經濟增長速度放緩已是不爭事實。可以十分形象地說,過去36年中國實現8%的經濟增長從來沒有問題,現在即使能夠在個別年份實現,恐怕也很難持續。今年1月至2月,中國短期增長數據恰恰吻合了上述長期增長趨勢。其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下降17.9%,為近12年來最低;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下降到11.8%,為近10年來最低。
除了周期性因素,今年經濟增長還會受到幾個重要事件的影響。
第一是產能過剩的調整。受制于嚴重的大氣污染,今年的節能減排已經成為一項硬任務和一條硬杠杠。在李克強總理最近召開的節能減排及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會議上,《2014-2015年節能減排低碳發展行動方案》得以原則通過,在強化節能減排責任的同時,還將對完不成任務者加大問責力度,發現問題一查到底,決不放過。以河北省為例,為確保節能減排目標實現,今年將減煤、壓鋼各1500萬噸,這對當地經濟發展肯定會或多或少產生影響。
第二是人民幣升值預期開始打破。今年2月中旬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從此前的一路上升轉為下行,貶值氣氛濃厚。匯率改革十年來的實踐充分表明,人民幣匯率的小幅升值吸引了大量外資逐年流入,在增加中國外匯占款的同時,也為中國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同樣可以預見的是,當貶值壓力和外資撤退開始出現,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經濟增長速度的放緩。
第三是地方債務清理仍在進行中,各地很難在城鎮化建設投資中有大的作為。在最近公布的《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中,城鎮化被視作擴大內需和促進產業升級的重要抓手,但這離不開天量資金的背后支撐。按照審計署公布的有關數據,截至去年6月底,地方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為10.9萬億元,負有擔保責任的債務為2.67萬億元,可能承擔一定救助責任的債務為4.34萬億元,債務總量共計17.9萬億元。從現實情況考慮,由于地方政府債務規模較以往明顯上升,因此無論是三中全會還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國家都明確了防范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工作方針,從而加大了地方政府為城鎮化建設籌措資金的難度。
第四是整治腐敗行為的客觀影響。打擊貪污腐敗是黨和政府的一項長期重要工作,而遏制腐敗消費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環節,這對于中國政治清明是必不可少的。但其一個短期后果,就是造成2013年消費基數較低,隨著這一工作由高層向基層的持續深入,公務消費會進一步走低。從趨勢上看,這或許有利于長期大眾消費的逐步復蘇,但無疑會暫時影響消費擴張速度。
出于潛在增長速度下降、經濟結構調整加快以及GDP指標本身合理性等多方面考慮,一些觀點認為,中國已經沒有必要繼續堅持7.5%的增長目標,應當設定更低的增長預期。 (中國磚瓦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