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世紀70年代的平房之上拆下來的紅色廢磚瓦,還可作為鋪路骨料。隨著北京市“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的深入推進,空間寬敞了,環境變美了,卻也因騰退產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該如何處理它們?在朝陽孫河,由北京建工資源公司設計的全國首例棚改現場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置生產線,每天讓90%的棚改垃圾變廢為寶。
三級篩分廢磚塊變骨料
一臺渣土車、一條機械化生產線、兩三個工人,在朝陽孫河看到這條傳說中的全國首例棚改現場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置生產線時,記者覺得這套設備的外觀太過于樸素,不像是能把90%的棚改建筑垃圾變廢為寶的“神器”。
“這是一套三級篩分的系統,工人們都藏在生產線里面呢。”北京建工資源公司孫河項目經理殷朝陽帶著記者進入了棚改垃圾的擺放區,那里,兩個工人正在把趕鋼筋、破布、木屑從一堆垃圾中挑揀出來。“因為是棚改拆遷,會有一些舊衣服、紡織品等不適合分解的垃圾,所以,在送入生產線之前,我們會把少部分的雜質先剔除。”
剔除雜質后,工人操作渣土車將垃圾送入送料口,接下來就基本是機械化操作了,通過破碎—篩分—多級分選的全封閉流程,最終從出料口出來的是粒徑從5毫米到31.5毫米大小不等的再生骨料。
一條線“節約”200畝土地
“根據測算,朝陽區計劃拆除建筑面積900萬平方米,伴隨產生的建筑垃圾大約400萬噸,如果按照傳統方式進行外運填埋,至少要用200畝土地消納,相當于19個標準足球場。”殷朝陽告訴記者,相對比的,使用這條年處理量在70萬噸的處置生產線,占地70畝,可將90%以上的建筑垃圾轉化為再生骨料,這些粒徑不同的再生骨料,可分別用來作為道路材料、透水磚、回填材料等。
“就在不遠處,我們正用從這條生產線上處理得來的再生骨料,試驗性地鋪了一條147米的道路,采用的是二級公路標準,預計10月份就能鋪瀝青。”
高安屯將建固定處置終端
如果僅僅是變廢為寶,還不能概括孫河這條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置生產線的全部特點。更關鍵的是,這是一條可以拆卸的生產線,當孫河全部棚改項目都完成后,現場的機械設備全部可以拆除挪走,還原成原先的空地。
“目前我們對于建筑垃圾的資源化已經可以做到‘定制’生產,既可以是這種可挪移的綜合處置線,也可以是固定處置終端,或者僅僅是一個可用小集裝箱容納的小模塊。”殷朝陽告訴記者,就在城市副中心A2項目的建筑工地上,前不久就試驗了一次模塊化的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理,將硬化道路用的混凝土處理后回收到混凝土攪拌站,“那套系統每小時能處理80噸建筑材料,每天能就地處理上千噸建筑材料。”
另據了解,高安屯則將建設朝陽區首個建筑垃圾固定處置終端,總占地面積約320畝,計劃于2018年建成。這么一個固定處置終端,每年可以處置建筑垃圾約100萬噸,處置完成后,可生產砌塊4000萬塊、墻板50萬平方米、再生道路材料61.5萬噸和再生骨料40.9萬噸。
(中國磚瓦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