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曾提出,要在治理沙漠化的過程中更為積極的“用沙”和“治沙”,甚至是將沙漠風積沙作為原材料發展成一系列的“沙產業”,將是我們征服沙漠、利用自然的方向。而今天,“點沙成金”已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9月19日,記者參觀了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一家環保磚廠,來自庫布其沙漠的風積沙經過與其它材料合成加工后,已然變成了建設海綿城市過程中最基礎的建筑材料——透水磚。
原材料經過混合、破碎、加水攪拌后,經傳送帶送入擠壓成型機,擠出泥條,再由自動切條機、自動切坯機切割成所需尺寸的磚坯,然后經過輸送帶碼上金屬托架,送往干燥室,由電腦操控的機械手碼上窯車送往隧道窯進行焙燒,出窯后的產品經過卸窯機械人,經自動打包線打包及塑封后入庫……記者在這家陶瓷工廠里看到,兩條生產流水線正忙著“吞食”沙漠風積沙和工業固體廢物,最后在隧道窯的出口“吐出”新型市政環保磚,把風積沙、煤矸石和粉煤灰等經濟價值幾乎為零的廢料混合加工后“變廢為寶”。
鄂爾多斯市同圓投資控股集團副總經理、庫布其生態工業治沙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淖門生表示,在荒漠化治理過程中,現在最普遍的做法是通過植樹造林等方法“防沙”“治沙”,而鄂爾多斯市同圓庫布其生態工業治沙項目卻是通過“吞沙”,消耗工業“固體廢物”,變沙漠為資源,變資源為財富,實現生態效益的同時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淖門生介紹,2013年11月,他們委托中材地質工程勘察研究院對庫布其沙漠風積沙礦物質成分進行分析研究。一年后,在經過大量實地調研、考察、分析和論證的基礎上,風積沙制陶配方在實驗室取得了初步成功。在科技與人才聯盟成員企業興輝陶瓷生產線上,成功利用風積沙生產出完全符合國家標準的“同圓陶瓷”牌地磚并投放市場銷售,走出了一條工業治沙的新路子。
“我們在總結治沙經驗的同時創新技術手段,通過‘用沙’、‘吞沙’,找到‘點沙成金’的一種新辦法,即以沙漠風積沙為主要原料,工業園區‘三廢’、煤矸石為輔助原料,按照風積沙、煤矸石、粉煤灰、陶土‘4:3:2:1’的配比,生產出這種新型市政環保磚,該磚具有較強的透水、透氣、耐壓、抗折、耐酸、耐堿性等特點。現在,每塊磚的成本是0.3元,市場上能賣到0.8元。目前生產線是24小時運轉,一天生產25萬塊磚,一年預計生產5000萬塊。”淖門生自豪地說,該項目每年可消耗風積沙50000噸、煤矸石37500噸、粉煤灰25000噸、陶土12500噸。
淖門生表示,這種采用沙漠風積沙等材料生產而成的新型市政環保磚,不僅通過了國家建筑衛生陶瓷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的認證,22項指標均符合標準要求,而且在海綿城市建設中已成為主角。例如,在該市美麗鄉村建設當中已提供30萬塊市政磚,在創城工作中已提供130萬塊市政磚。淖門生認為,利用獨特的資源優勢,如風積沙,將其用作建材產品原料,開創了國內磚瓦行業的先河,國家知識產權局已受理配方專利申請。
目前,解決和治理沙漠化已成為世界性最重大最急迫的難題。應對措施普遍做法是防沙、堵沙,如何在治理沙漠化的過程中更為積極的“用沙”和“治沙”,甚至是將沙漠風積沙作為原材料發展成一系列的“沙產業”,將是我們征服沙漠、利用自然的方向。
參加“防治荒漠化·庫布其在行動”網絡主題活動的江蘇南京網友何春銀認為,將風積沙等材料通過高溫燒制成當前海綿城市所必須的材料——透水磚,其治沙思路令人大開眼界,產品既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又真正做到了變廢為寶,實現了風積沙、粉煤灰、煤矸石的綜合利用,對保護生態和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應當大力推廣和廣泛應用。
(中國磚瓦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