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行業發展的
新趨勢、新目標、新征程
——在江蘇省建材行業協會第五屆會員大會上的行業形勢報告
中國建材聯合會會長 喬龍德
江蘇省建材行業協會在聶長蘭會長的帶領下,這些年來為江蘇建材行業做出了貢獻,也為全國建材行業的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今天江蘇建材協會成功舉行第五屆會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了新一屆理事會和新的協會領導,為今后建材行業健康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一、江蘇建材協會的工作
抓住了“引領協調服務”這條主線
以聶長蘭為會長的上一屆協會所經歷的這五年或者更長的一段時間里,是建材工業最艱難、矛盾最突出的時期。過去我們發展建材工業也常常碰到很多困難和矛盾,但是矛盾點卻集中在技術、資金和外部環境約束方面,進入產能過剩后矛盾的交叉、復雜程度要比增量時期的發展復雜得多,困難得多。要發展,但不允許增加重復的;要淘汰,但還沒有成熟的政策和標準;要限產、錯峰生產,但還要增長效益;要開發新的需求,但市場和技術都準備不足。在這個時期,行業和企業都很艱難,所以,以聶長蘭同志為班長的上屆協會是在工作很困難的情況下走過來的,而且在協調政策出臺、協調企業、組織企業調整結構、推動行業轉型升級方面,江蘇省建材行業協會的工作是走在全國前列的。
江蘇是全國建材大省,基礎相對好,工作也做得比較好,其中一些大企業和行業協會的副會長起了很好的帶動作用。江蘇建材行業的特點與優勢很多:一是產業豐富,除建筑衛生陶瓷外,其他品種齊全,可以說是全國建材產品品種最多的省;混凝土管樁技術水平和規模最大的建華建材在江蘇,水泥裝備制造規模最大的鵬飛在江蘇,生產線集中度最大的水泥企業金峰在江蘇,玻纖研發的發源地南玻院在江蘇,玻璃產業尤其深加工規模技術水平相對高的在江蘇……中央企業的科研、設計、工程總承包等研究設計院所,江蘇也為全國之首,有南京院、南京凱盛、蘇州混凝土和非金屬礦院等。加之江蘇的思想觀念超前,優秀人才相對集中,營造了不少在全國名列前茅的產業,如風力葉片、碳纖維、新型墻體材料等產品。這是江蘇的驕傲,也是在座同志們的光榮,為此,代表中國建材聯合會向上屆理事會和各界建材同仁為建材工業做出的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謝!
江蘇建材協會能取得不錯的成績關鍵是抓住了協會工作的三條主線。“引領、協調、服務”是宗旨,但是具體到協會工作的主線有三條。一是連接政府,配合政府出臺行規、政策,取得政府對行業工作的指導,出臺相關扶持政策和限制淘汰政策。二是全面及時地掌握行業發展的動態和經濟運行動態,引導與協調行業共性問題,組織行業自律,確保行業經濟穩定增長。三是廣泛聯系會員和企業,聽取企業訴求,為廣大企業服務,成為企業信任的“娘家”,從而用共同制定的規則為企業服務。
聶長蘭會長本人在政府、企業、協會有著豐富的閱歷,有責任心,熟悉行業,有擔當意識和擔當精神,既有較強的組織協調能力,也有極強的個人魅力,能為企業做實事。在行業協會的負責人中算是最為優秀的。此次當選會長的徐貴生同志是民營企業家,不但企業經營好,還有大局意識,支持行業協會的工作,與廣大骨干企業相處很好,能夠在江蘇乃至長江中下游地區行業自律工作中起帶頭作用,為人正派,不驕不躁,在江蘇建材行業中認可度很高。相信江蘇建材協會和江蘇建材行業在未來的發展中都能夠取得驕人的成績。
二、中國建材行業發展的新趨勢、新目標、新征程
1
三大新的發展趨勢
第一,由中低端發展開始轉向高端發展。“兩個二代”攻堅有40%~50%的技術裝備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形成并開啟了中國制造和中國創造并舉的新時代,必將帶動整個建材工業的提升。近年又有一大批新技術、新產品涌現,T800級碳纖維生產線、超薄高鋁蓋板玻璃生產線、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模組工廠、液晶玻璃、鋰電池隔膜、高性能氮化硅陶瓷、軍工用尖端復合材料、海洋工程用復合材料、石墨烯材料、高性能玻纖產品、新型石膏板等一大批項目及產品已經與世界領先比跑、并跑,有的已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帶動建材行業向高端發展的同時,也帶動上下游產業和相關產業的發展,進而跨界發展,其影響力和帶動作用牽動著整個行業朝著高端發展。
第二,由重視節能減排轉向綠色低碳發展。新的發展理念推動著行業向綠色低碳發展,行業在生態環境建設方面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全方位的拓展與推進,在節能減排達標的基礎上推出了綠色評價、綠色標準、綠色生產與應用等全方位的展開。已經明確到“十三五”末綠色建材生產使用要達到新建筑的30%;大氣污染的治理在環保巡視的推動下已經開展并全面部署與治理。由于環保不達標關停、限產的企業,停產整頓的企業,可以說不計其數。水泥、玻璃、建筑衛生陶瓷這三大建材主要傳統產業規模以上企業,節能減排達標分別達到92%、93%、90%,在2018年可以全面達標。綠色發展不僅提升著產業發展水平,促進產品結構優化,而且還增加了新的經濟增長點。
第三,新的發展業態日新月異,帶來了新的經濟增長點。全國建材行業在傳統產業落后產能開始淘汰、不達標企業叫停的情況下,在基數每年增大的情況下,去年銷售收入增長8.7%,利潤總額增長19.1%。一是其新業態的主要標志是上下游的產業鏈、縱橫結合的產業群的發展,提升了資源效能和利用價值,增加了附加值,也改變了產品功能單一不利于集成、組合、配套的弊端。二是以新型的、現代化的手段與經濟融合,利用信息、網絡、數據、電商、中介、咨詢等開展新型的服務業,既節省了傳統產業的成本,增加了附加值,又提升產品的性價比和功能效果,以能耗少、污染少、投資成本低、輕資產等特征占據新的市場空間,展示出新的活力和新的需求,成為新的發展亮點和經濟增長點。三是加快“走出去”發展,改變了過去對外發展中單打獨斗、不扎根、不占有市場的發展方式,以打捆式、上下游合作型,集成技術、裝備、投資、產能合作、中介服務、信息數據、標準、硬件軟件一并走出去,在國外經營,有市場份額。水泥、平板玻璃、玻纖、磚瓦等一批產業已經在國外投資建廠,這些都是這幾年新出現的新的發展業態,既體現了市場新需求,又拓展了發展的空間,還改變了單一的傳統制造業的發展方式。
縱觀建材工業新的發展業態,可以看到有四大新發展動力貫穿其中:一是信息融入經濟手段新穎,快速多功能推動著新的發展業態;二是智能化推動著建材行業全方位的功能提升、效能提升,提升了經營管理水平,節省大量勞動力;三是資源組織方式的創新推動著發展方式的改變,產業連接、組合功能拓展成為提升品質、提高發展質量、增加附加值的新功能;四是綠色生態環境文明建設推進著建材發展空間的拓展和發展質量的提升,帶動著新的經濟的萌生。
2
建材工業新時代新的發展目標定位在五個方面
第一,淘汰落后產能,補短板。以水泥、平板玻璃為代表,先行一步,所有的傳統建材各產能在“十三五”期間至少要淘汰1/3以上的產能,關閉退出1/4以上的小規模、不達標、無效企業,這個目標在“十三五”末都要達到。在補短板方面,主要加快新興產業、復合材料和無機非金屬新材料、非金屬礦物材料的發展,到“十三五”末在全行業產品結構中的占比由12%提升到20%以上。
第二,“兩個二代”技術裝備研發形成中國制造和中國創造并舉之后,其他產業都要全面創新提升,使整個建材工業整體升級,并將整個建材行業帶進新的時代,實現“創新提升、超越引領”的戰略目標。
第三,“十三五”期間,水泥、平板玻璃、玻璃纖維、石膏板制品四大產業,部分復合材料、部分非金屬礦制品、部分建筑衛生陶瓷產品、部分石材制品在與世界領先并跑的基礎上,“十三五”末率先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第四,綠色發展,打響環境治理和防治大氣污染的攻堅戰。八大產業以現有標準為基礎節能減排全面達標,并要探索和響亮提出建材工業不僅在提倡生態環保的社會環境中能夠站住,而且在大城市也能夠挺立站住,不能以搬遷為目的,要根治,建材產業在處處都能站立。一方面加強輿論宣傳,使全社會、各級政府了解建材行業已經是一個完全可以凈化環境的行業;另一方面提高行業自身的污染治理能力,使建材行業成為環境友好型的產業。
第五,兩個新的經濟增長點基本形成。努力發展建材服務業,加快“走出去”發展步伐,到“十三五”末建材服務業收入達到建材行業總量的30%,“走出去”發展在國外市場的銷售收入達到8000億元至9000億元,占到行業總收入的15%~20%。
3
開啟建材工業新征程的四條路徑
第一,中國建材工業全面進入中國制造和中國創造并舉的新征程,奠定超越引領世界建材工業的基礎,同時也全面進入一個向高端發展的新時代。所有的建材產業都是這個目標,都是這個路徑。
第二,全面進入綠色、低碳生態文明發展的軌道,以生態文明為目標,所有的建材產業,所有保留的企業,節能減排都必須全面達標。堅決打好大氣污染治理攻堅戰的新征程,以全新的發展理念,以結構調整為基點,以根治為目的,通過攻堅使建材工業的煙氣、廢棄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總量占比年年降低。
第三,全面進入產業布局調整、經營模式調整、產業結構優化的新征程。在產業布局方面,要減少1/4的企業數量,這個仗的攻堅不亞于超越世界領先水平,這一仗打不好,結構調整升級就從根本上達不到目的。在產權結構和組織結構調整方面,要開展產權置換和組建區域性的經營公司等各種改革;在經營模式上,逐漸減少單一式的加工制造模式,增加服務鏈和產業鏈并向產業集群發展,實現生產、銷售、貿易、服務一條龍發展,使建材行業和企業在社會資源組合、市場配置方面起主導作用,增加話語權和市場占有率、競爭力,講究資源綜合利用效率,形成提升、優化、跨界發展并舉的產業結構。
第四,所有產業、產品、服務機構新發展的關鍵在于拓展功能,沒有新功能,市場無法連接你,沒有新功能,新的需求無法組合你,因此要走多元并舉、跨界發展的新征程。要結束以增量和以速度增長為主導的發展方式,擴展新功能,挖掘發展潛能,做到全面提升傳統產業和加快新興產業、新領域發展并舉;拓展國內市場和開發國際市場并舉,實現多國經營;提升制造業水平和發展建材服務業并舉,堅持淘汰落后產能,推進行業自律與標本兼治并舉;推進與國際領先并跑,真正實現中國制造和中國創造并舉;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創新“三新”全面提升行業整體水平并舉。
(中國磚瓦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