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一片藍天,同住一個地球。世界環境和氣候的變化離不開各國人民共同努力。當前,低碳經濟和綠色發展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隨著綠色制造因其對資源需求的降低、對制造效益的提升而逐步成為一種先進的生產制造工藝,各國對綠色發展的重視也與日俱增,并各具特色。
美國:技術優勢助推綠色工業發展
2011年、2012年,美國總統科技顧問委員會(PCAST)先后發表了《保障美國在先進制造業的領導地位》以及第一份“先進制造伙伴計劃(AMP)”報告《獲取先進制造業國內競爭優勢》。該報告主要提出了以下主要觀點和建議:
一是先進制造業在未來國際經濟競爭中將起到基礎性作用;
二是在培育和發展先進制造業過程中,保持技術上的領先是關乎國家安全的關鍵問題;
三是美國在全球經濟領域中的主要競爭對手已經意識到發展先進制造業的重要意義,都在出臺各類措施鼓勵對先進制造業的投資,美國需要盡快采取應對措施。
到了2014年10月,PCAST又發布了題為《提速美國先進制造業》的報告(俗稱“先進制造伙伴計劃2.0”),該計劃與“德國工業4.0”、“中國制造2025”等量齊觀,是由美國聯邦政府主導的國家級制造業發展戰略。在“先進制造伙伴計劃2.0”中,將“可持續制造”列為11項振興制造業的關鍵技術,利用技術優勢謀求綠色發展新模式。
德國:發展可再生能源產業,研發綠色科技
德國作為傳統工業強國,可持續經濟的發展一直處于世界前沿。作為一個傳統能源資源相對匱乏的國家,發展綠色經濟對降低德國對外能源依賴度、減少環境污染以及把握未來市場先機都至關重要。
開發可再生資源。能源是經濟發展的物質基礎,而德國幾乎所有的原油都依賴于進口。歷史上德國政府先后出臺了《電力供應法》《可再生能源法》、稅收優惠減免方案等。同時大力推進“十萬太陽能屋頂計劃”,以保障新生的可再生能源行業擁有一定市場競爭力。20世紀90年代,德國成為全球最大的風能市場,光伏發電市場發展異常迅猛,可再生能源產業已成為德國新的經濟增長點。此外,德國對傳統工業使用的能源征收極高的稅率,迫使企業遷址海外。
推動電動汽車和節能跑車產業發展。汽車業是德國最大的工業產業。德國汽車行業憑借其強大的科研優勢,全力推動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進而帶動德國產業發展方式轉變。德國政府承諾到2020年將有100萬輛電動汽車投入使用。此外,在世界上幾個發展迅速的“綠色科技”領域(包括可再生能源和汽車效能),德國一直處于領先地位。一旦搶占了綠色科技市場的先機,就能持續占據出口優勢,并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
日本:節能環保,綠色發展
日本政府從1991年開始推出“綠色行業計劃”,1992年開始對產品實施環境標志,2008年開始實施“環境與能源革新技術開發計劃”,以期在綠色發展的基礎上重振日本制造業。2012年公布的《綠色增長戰略》細化了蓄電池、環保汽車、海上風能發電等核心內容,目的是廣泛培育包括零部件、材料在內的環保產業。
發展節能環保產業。1979年,日本政府就已經開始制定《關于能源使用合理化法》,經多次修改、完善后,日本國內90%的企業均作為該法限制對象,現已覆蓋工廠、運輸、建筑、機械器具等四大主要能源使用領域。此外,在本世紀初,《循環型社會形成基本法》《再生資源利用促進法》《建筑材料循環利用法》《綠色采購法》等政策法規進一步帶動了日本節能性立法體系的形成。
建設綠色低碳城市。日本通過大數據分析、網格化、新能源與新材料、移動互聯網等技術性手段,將綠色低碳發展理念與“智慧城市”建設體系緊密結合,有效提高了城市能源與資源的使用效率以及管理的智能化、數字化水平。與此同時,不斷推進智能交通和智能電網建設,提升居民出行效率,統籌能源資源的平衡,降低了能源消耗強度。
韓國:綠色增長戰略,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
韓國作為后起之秀,已成為后發國家建設制造強國的典范。目前,韓國也緊跟發展潮流,實施綠色增長戰略,尤其是把實施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EPRS)作為重要抓手,推進綠色循環型社會建設。韓國提出的“國家綠色低碳增長戰略”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將綠色科技創新打造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動力;二是逐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加快適應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實現保障能源安全的戰略目標;三是加快推廣綠色生活方式,提升國際影響力。
韓國早在2003年就更新了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相關法律,強化生產者的環境責任和義務。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EPRS)又稱擴大生產者責任制度,瑞典環境經濟學家托馬斯在1990年最先提出,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對其定義進一步完善。該制度是指將生產者的責任延伸到其制造產品的全生命周期,特別是產品報廢后的回收、處理和資源化利用階段,通過促進生產者承擔報廢產品的回收利用等義務,降低產品全生命周期資源環境影響。為落實EPRS,韓國政府對《資源節約及回收利用促進法》進行了全面修訂,責令產品生產者按照國家規定的比率進行回收、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報廢產品,同時不斷擴大產品的范圍,提高回收數量和質量要求,促進經濟綠色、循環發展。
巴西:全力發展生物能源
巴西耕地面積遼闊、農業發達,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大力發展生物能源和新能源汽車,已成為發展中國家中推動綠色經濟轉型的典范。
巴西發展生物質能源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如果將巴西1/4(約9700萬公頃)的耕地播種甘蔗,以目前的農業技術,每年乙醇產量可以達到7000億升,這幾乎與沙特每年的石油產量相當。在巴西,甜高粱是另一種重要的經濟作物,盡管甜高粱的產量較甘蔗低,但其抗澇、抗旱、耐高溫、耐鹽堿、耐瘠薄的特點,在干旱地區種植則具有較大優勢。同時,巴西有條件大力發展生物柴油,其主要原料是棕櫚油、蓖麻油、大豆油、向日葵油、棉籽油、玉米油等,這些經濟作物廣泛分布在巴西的各個地區。
為更好發揮自身優勢,打造具有競爭力的綠色能源產業,2009年初,巴西政府制定發布了生物能源產業發展的長遠規劃,在國內大力改善能源消費結構,使生物能源在其能源消費總量中占據一半以上,每年新售出的汽車中80%左右是可以使用乙醇燃料的新能源汽車。
巴西政府于2011年4月宣布將燃料乙醇列為戰略資源,由巴西國家石油管理局牽頭對甘蔗乙醇產業鏈進行規范管理。這是巴西政府在綠色發展頂層戰略高度上,做出的戰略決策,為甘蔗乙醇燃料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張雅麗
(中國磚瓦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