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社會分析學家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預言:“繼農業革命、工業革命、計算機革命之后,影響人類生存發展的又一個浪潮,將是在世紀之交時要出現的垃圾革命。”
2017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要求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完善進口固體廢物管理制度,加強固體廢物回收利用管理,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切實改善環境質量、維護國家生態環境安全和人民群眾身體健康。
自此,一紙禁令吹響了我國進口固體廢物管理改革的號角。轉眼間,一年的時間過去了,“洋垃圾”禁令究竟起到了怎樣的作用?是否對提升我國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水平,推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起到應有的效果?對于國際社會又有怎樣的影響?
堵住“洋垃圾”入口
國際社會日趨理性
曾幾何時,中國被理所當然地當作全世界最大的垃圾場,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中國制造業的發展,從生活垃圾、醫療垃圾到電子垃圾,世界范圍內源源不斷的垃圾涌入國門。
從1996年起,我國開始對固體廢物進口實行行政許可管理,并頒行了進口目錄,每年對進口品種和數量進行總量調控。希望通過固體廢物的適度進口補充塑料、造紙等原料不足。但在這個過程中,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洋垃圾”的走私中,“暴利”之下,更是推動了“洋垃圾”來者不拒。
“洋垃圾”禁令一出,首當其沖的就是在全世界范圍內引發“蝴蝶效應”,以“洋垃圾”為關鍵詞檢索相關新聞,“中國發出洋垃圾禁令,全球都炸了”、“美國垃圾堆積如山”、“中國洋垃圾禁令讓英國措手不及”等標題比比皆是。
《方案》出臺之后,自2017年8月起,我國又先后三次調整進口廢物管理目錄,其中,第一批調整目錄于2017年12月31日起生效,已全面禁止進口環境危害大、群眾反映強烈的固體廢物;第二批、第三批將分別于2018年12月31日起和2019年12月31日起實施。經過三次調整,列入目錄的進口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種類將由7類66種減少至2類18種。
在短暫的波動和恐慌之后,雖然“洋垃圾”禁令陣痛還在繼續,但是可以看出國際社會對于洋垃圾禁令的態度正日趨理性,倒逼英美德等原先的垃圾輸出國加速改革,促進固廢回收利用和技術革新。
1月23日,歐盟宣布首個處理塑料垃圾的計劃,將逐步淘汰一次性塑料,目標是到2030年,歐盟地區使用的所有塑料包裝必須能夠回收利用。
英國首相特雷莎·梅也表示,英國將在25年內消除所有可避免的塑料垃圾。
從全球看,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垃圾問題,靠短期內轉移環境污染到別的國家是行不通的,還需采用先進的技術來對塑料等垃圾進行回收再處理,建立完善的回收利用體系,或使用可降解、無污染的生態環境友好型材料,這樣才能更好地制止垃圾污染。
反觀國內,國內相當一批再生資源回收利用企業具有典型的“散、亂、污”特點,加重了對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危害著人們的生存環境。
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表示:“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能有效切斷‘散亂污’企業的原料供給,從根本上鏟除洋垃圾藏身之地,對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維護國家生態環境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進一步完善長效化機制
加快固體廢物處置改革
據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介紹,2017年,中國固體廢物實際進口量同比下降9.2%,其中限制類固體廢物進口量下降12%;今年第一季度,中國固體廢物進口量同比下降57%,其中限制類固體廢物進口量下降64%。數據顯示,逐步減少可進口固體廢物種類是一個好的開始,有利于“洋垃圾”問題的治理。
5月22日,海關總署開展打擊“洋垃圾”走私“藍天2018”專項第三輪集中行動。這是近年來海關開展的最大規模打擊“洋垃圾”走私集中行動。通過集中專項打擊,全力偵辦一批廢物走私大案,鏟除一批廢物走私團伙,斬斷一批廢物走私通道及鏈條,堅決將“洋垃圾”攔截在國門之外。
可以說,“洋垃圾”禁令出臺之后,并非一帆風順,解決垃圾問題也非一朝一夕,為此,專家指出,除了專項行動以外,解決“洋垃圾”難題還需尋求長效化的方式,包括建立健全環保法制體系,從法律層面對進口固體廢棄物做出進一步的規范和明確。
事實上,停止進口“洋垃圾”對于進一步拉動國內固體廢物再利用產業發展和垃圾分類回收將起到極大的積極作用。以廢塑料行業為例,中國廢塑料年進口量從1992年的30萬噸飆升至2016年的734萬噸,停止進口后,中國廢塑料企業將面臨每年數百萬噸的原材料缺口,需要通過國內的垃圾分類和固體廢物回收體系填補。
此外,也只有在國內進一步推行垃圾分類,我國拒絕“洋垃圾”的步伐才會邁的更大。欣喜的是,在發改委發布《關于創新和完善促進綠色發展價格機制的意見》后,我國首次提出垃圾計量收費,隨著固體廢物處理收費機制的完善,各地開始進一步推進垃圾分類工作。
以上海為例,上海市一直走在垃圾分類的前列,前不久,上海市人民政府發布《上海市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建設行動計劃(2018-2020年)》(簡稱《行動計劃》)。
《行動計劃》提出上海將更加注重全域覆蓋。2018年靜安、長寧、楊浦、松江、奉賢、崇明6個區實現整區域推進,2019年黃浦、徐匯、普陀、閔行、嘉定、金山6個區實現整區域推進,2020年全市全面實現整區域推進。
總之,對于國內再生利用企業而言,拒絕“洋垃圾”之后在一定意義上反而有助于企業的轉型升級。不僅促進轉向以國內固體廢物為主要原料的發展道路,還會對前端的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提出更高要求,倒逼垃圾分類和垃圾處理能力的提升。
正如專家所強調的,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是提升國內固體廢物回收利用水平的反向抓手。發展再生資源產業,已成為全球范圍內破解資源短缺矛盾、實現資源可持續循環利用的重要途徑。我國已將資源循環利用產業列入戰略性新興行業,但目前國內固體廢物回收體系建設,仍滯后于固體廢物加工利用行業的發展需求。
業內人士表示,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大幅減少固體廢物進口的品種與數量,可有效促進國內固體廢物回收利用行業發展,淘汰落后和過剩產能,加快相關產業轉型升級。
對“洋垃圾”說不,中國是堅定的,也是認真的。一紙禁令之后,帶給全球社會的不僅僅是恐慌,更是一場全新的環保變革風暴,需要全世界共同攜手倒逼環境治理能力的提升和再生產業的蓬勃發展。這也正是建設美麗中國的夙愿和追求。
(中國磚瓦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