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呼和浩特地礦小區今非昔比:墻面用灰色瓷磚裝飾一新,徹底掩蓋了過去陳舊灰暗的色調,外墻保溫新材料讓家家戶戶穿上了“帖心棉襖”;磚地面平坦舒適、整齊劃一,一改過去崎嶇不平、雨天泥濘不堪的路況;一進小區南門,西側墻面上幾幅新舊對比圖更是形象地訴說著這里的變遷。
對老舊小區進行改造,對新建小區逐步推廣綠色建筑,內蒙古正使出多套組合拳讓綠色建筑理念走進千家萬戶。
記者從自治區住建廳獲悉,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正惠及千家萬戶。2008年,內蒙古啟動了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工作,老百姓親切的稱之為“給建筑穿棉衣”的工程。一些盟市同步實施了老舊小區綜合改造,改造后的房屋和小區環境煥然一新,住房冬季室內溫度基本提高2-5℃,居住舒適度大大提高。截至2018年底,全區累計實施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面積9135萬平方米,受益家庭130余萬個,受益居民420多萬人。與此同時,內蒙古通過規劃引領、政策推動、法規保障,促進全區綠色建筑由點到面、由單體向規模化發展。截至2018年底,全區在建和竣工綠色建筑共2681項,3448萬平方米,其中有70個項目801萬平方米取得了綠色建筑評價標識,包括一星、二星、三星,涵蓋居住建筑、公共建筑。
“綠色建筑最大限度地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項目最大的建筑亮點就是裝配式低碳建筑。響應國務院對綠色建筑的要求,中朵中心致力于綠色環保、奉行綠色建筑理念,通過裝配式建筑方式真正做到五節一環保。項目采用裝配式低碳建筑,防震抗震、有效縮短工期。同時,項目還采用了世界最先進的自然光運用、水循環處理系統、風能調控等,全面運用裝配式技術、BIM技術,開啟青城綠色建筑新時代。”在呼和浩特如意開發區,中朵中心項目負責人告訴記者。
一枝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今年投用的內蒙古自治區兒童醫院、婦產醫院、婦幼保健院外遷合建項目就融入了綠色建造及裝配式施工等先進理念,在提升項目生產效率、提高建筑質量、縮短工期、降低建造成本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該項目獲得魯班獎、第五批“全國建筑業綠色施工示范工程”等多項榮譽,真正實現了裝配式建筑要求的過程精品、一次成優。
裝配式建筑正以星星點火之勢在草原安家落戶。2017年自治區政府辦公廳出臺《關于大力推進裝配式建筑發展的實施意見》,系統性地提出了內蒙古推進裝配式建筑發展的政策體系。至此,裝配式建筑開始在草原大地穩步推進。目前,全區多數盟市出臺了本地區推進裝配式建筑發展落實方案,持續推進關鍵技術研究、人才培養、標準編制,發揮內蒙古產業及資源優勢。內蒙古包頭市、滿洲里市2 市獲批國家裝配式建筑示范城市,2家企業入選國家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2018年全區新開工裝配式建筑面積87萬平方米,竣工裝配式建筑面積35萬平方米。
隨著綠色建筑的不斷推廣,內蒙古建筑節能水平也顯著提升。據自治區住建廳統計顯示:按照國家能效提升路線圖計劃,內蒙古順利完成“三步節能”目標,新建建筑達到節能65%標準,居住建筑即將實施“第四步”即節能75%標準,住房的保溫性和舒適性大幅度提高。截至目前,全區城鎮竣工節能建筑面積約5.71億平方米,形成每年約1113萬噸標煤的節能能力。
好政策更是讓綠色建筑興建如魚得水。前不久,自治區政府組織召開的新聞發布上通報,《內蒙古自治區民用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發展條例》于9 月1 日正式施行。條例將建筑面積5萬平方米以上的居住小區列入綠色建筑執行范圍,基本涵蓋了全區大部分居住小區開發項目,綠色建筑項目將享受稅費優惠、獎勵加分等扶持政策。
記者從自治區住建廳獲悉,內蒙古正推動國家機關辦公建筑、保障性住房、政府投資的公益性建筑、單體建筑面積2萬平方米以上大型公共建筑、5萬平方米住宅小區、新建城區和綠色生態小區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引導房地產開發項目按照綠色建筑標準建設,到2020年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力爭達到50%。
(中國磚瓦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