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指從供給生產端入手,通過解放生產力提升競爭力、促進經濟發展。具體而言,就是要清理“僵尸”企業、淘汰落后產能,將發展方向鎖定新興領域、創新領域,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各行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對墻材行業轉型升級意義重大!
墻材與建筑業關系密切。建設高品質、壽命長久的建筑離不開質量優良的墻體材料做支撐。墻材革新是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墻材革新工作自上個世紀90年代開展以來為建材工業和城鄉建設可持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與此同時,經過20多年的快速發展,我國新型墻材行業面臨著產能嚴重過剩、有效供給不足的問題,高端墻材產品嚴重不足、低端產品大量過剩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現在企業規模小、工藝設備落后、配套能力差、產品檔次低四個方面。以河南省洛陽市宜陽縣為例。2017年,該縣新型墻材的產能達到9億標磚,而產量只有4.8億標磚,產能過剩達46%。企業為爭奪市場而低價競爭,導致墻材行業經濟效益下滑非常明顯。因此,在墻材行業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迫在眉睫、勢在必行。
一是認識要到位。要充分認識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墻材行業的重要意義,加快推進墻材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墻材行業轉型升級、擴大高品質墻材供給,提高墻材行業供給結構的實用性和靈活性,引領墻材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二是要加強宣傳引導。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輿論導向作用,宣傳推進墻材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要創建墻材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工作政務微博和微信公眾號,及時發布行業發展動態、資訊、科研成果等,引導建筑業和消費者科學選用墻材,促進全國統一、開放、有序的綠色建材市場建設。
三是要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政府要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抓重點、抓關鍵環節,成為嚴格執行強制性標準和依法化解墻材行業過剩產能的模范和主力軍,要嚴格按照“放管服”規定,為企業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要把新發展理念體現在政策制定、工作安排和任務落實的各個方面,健全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規則,多措并舉,化解過剩產能,確保中高端墻材產品的供應。
四是要發揮市場自身的調節作用。利用市場倒逼機制壓減結構性過剩產能,積極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增加有效和綠色供給。要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適應市場需求變化,增強供給的靈活性,提升有效供給能力。要根據新型城鎮化、新農村建設、美麗鄉村建設、精準扶貧等的需要,引導企業利用可再生資源生產新型墻體材料,支持利用農作物秸稈、竹纖維、木屑等開發生物質綠色建材。要緊緊抓住國家大力推行裝配式建筑的機遇,重點發展與建筑同壽命的多功能一體化裝配式墻材,推動新型墻體材料和綠色建材產品向中高端方向發展。要加速提升企業生產過程自動化水平,重點加強生產過程信息化管理。注重墻材專用裝備創新發展和推廣應用,深化信息技術與墻材制造技術融合,提高墻材裝備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推廣原料配料電子計量精準控制等系統,提高中高端墻材產品的生產和供應量。要做好“加減法”,采取各種措施,加快淘汰落后產品、技術和設備。立足行業技術進步,適時制修訂墻材行業污染物排放、產品能源消耗限額標準,提高墻材行業規范經營要求。對達不到環保、能耗等要求的落后窯爐產能,依法依規關停淘汰。研究建立投資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提高行業準入門檻,遏制低水平建設,健全墻材落后產能退出機制。
五是強化示范引領作用。在有條件的地區積極推進超低能耗被動式建筑應用新型墻材示范工作。建設一批技術先進、引領作用強的裝配式建筑圍護結構示范工程。在有條件的鄉鎮農村,結合美麗鄉村建設、綠色農房建造、特色小(城)鎮建設、農民住宅防災減災節能改造等工程,開展新型墻材應用試點示范,引導在農村自建房中使用節能環保、安全便利的新型墻材。培育具有技術優勢、品牌優勢、管理優勢、文化優勢的新型墻材生產示范企業,發揮其技術創新、成果轉化、技術推廣、市場引領等方面的“領頭羊”作用,進一步提高產業集中度,推動墻材產業向生產規模化、管理現代化、裝備自動化、產品標準化發展。
六是發揮行業組織作用。行業協會應積極與政府有關部門溝通,及時反映墻材行業最新情況,為《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更新提供依據。要及時反映企業心聲和合理訴求,定期召開行業會議,打造產學研用相結合的創新模式;向企業宣傳最新的國家墻材行業相關政策,為企業決策提供參考;引導企業加強行業自律,增強企業社會責任、自覺維護市場秩序,防止不正當競爭。要積極開展技術交流和人員培訓,提高從業隊伍綜合素質和能力,弘揚工匠精神和優秀企業家精神,為墻材行業做大做強發揮積極作用。
推進墻材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對新發展理念的貫徹落實,有助于提升行業綠色、循環、低碳發展的水平,有助于壓縮過剩產能、減少資源浪費和對環境的污染。墻材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意義重大、任重道遠。
(中國磚瓦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