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頭就打,大數據反腐顯成效
住房問題既是民生問題,也是發展問題,不僅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安居樂業,更關系到社會的和諧穩定。
記者在浙江、遼寧、黑龍江、山西等地調研獲悉,當地紀委公開案例顯示,近年來,公房出租、危房改造、拆遷安置房、棚改等成住房領域“微腐敗”高發區,不少基層干部借權力之便“吃拿卡要”“優親厚友”,嚴重侵害群眾利益。
基層群眾和業內專家建議,加大互聯互通的大數據反腐力度,強化公開透明的制度建設,強化監督制約,狠抓日常督導。
“好處費”“關照費”
近年來,隨著政府對保障房建設、危房改造、棚戶區改造等住房領域投入的力度越來越大,蠶食人民利益的基層“蟻害”也隨之增加。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在一些地方,公房租賃管理十分混亂,除了招投標暗箱操作外,有的地方領導走“人情”,將公房免費或低價租給自己的親戚朋友,且大多租期較長;此外,一些國有企事業單位不將公房租賃金額依法上交國庫,而是存入私設的“小金庫”,供非正當開支使用。
除虛報冒領住房補貼、挪用補償款等涉腐慣用手段外,在住房建設過程中,層層轉包、壟斷建材供應、以“好處費”“關照費”等說辭明著受賄、索賄等也成為基層干部蠶食群眾利益的變種。
記者調研發現,一些基層干部趁機撈取建材回扣,形成建筑行業物資采購中的“五舍五求”怪象,即:物資質量“舍優求劣”,供貨單位“舍大求小”,路途“舍近求遠”,價格“舍廉求貴”,最終“舍公求私”。
有的基層干部暗中參股保障房工程建設項目,還有的讓自己的親屬承接工程,通過轉包賺取高額轉包費,由此導致的后果是,實際用于工程建設的資金不足,住房施工過程偷工減料,質量低劣。
浙江省臺州市黃巖區東城街道王西村村委會原主任程立強,利用職務之便插手王西村村民公寓式住宅(一期)工程項目建材供應。在監管施工過程中,先后索取和收受賄賂240余萬元。“忙我幫了,接下來你們看著辦!”在程立強的威懾之下,承包商不僅向其支付“好處費”,更以高于市場價的標準在其親屬處采購建材。
利用職權“移花接木”“優親厚友”,是住房領域基層涉腐干部的慣用套路。遼寧省營口市大石橋市周家鎮車家村村委會原主任車祝之利用職務便利,將其兒子車某不符合危房改造標準的房子納入申報名單,騙取國家危房改造補助資金12500元。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延壽縣原縣委書記封殿輝違規插手棚改工程項目,讓和自己關系近的外地人搞開發建設,借機謀取巨額利益,造成2014年至2015年期間哈爾濱市延壽縣泓泰康城等3個棚改項目接連“爛尾”,近200戶居民不能如期回遷,極大地損害了群眾利益。
利用自己的權力插手住房工程建設,幫助開發商盈利,吞噬的不僅是巨額“回扣”,更是群眾的切身利益,其危害不言自明。
監督機制不健全
記者調研發現,在住房領域暴露出來的“微腐敗”案件中,很多涉事干部“位低權輕”,在基層只負責某一件事、某一個環節。但他們大多能夠與服務對象直接接觸,位于人、財、物的直接管理環節,為滋生“微腐敗”提供了便利。
一些領導干部抱有僥幸心理,認為自己“地位低,不起眼”,不但覺得破點小格不算什么,甚至覺得“反正群眾不了解政策”。
螞蟻搬家式的持續侵占之下,一些基層干部甚至由“蟻害蠅貪”發展為“小官巨腐”。來自中央紀委及多地紀檢監察機關的公開通報顯示,不少基層干部的涉案金額動輒上百萬元、過千萬元。
與此同時,還存在組團式腐敗、鏈條式腐敗等問題。共同挪用、共同貪污、共同“幫忙”……一些涉案干部錯誤地認為,只要“雨露均沾”,就會“天下太平”。
部分受訪者表示,“微腐敗”的滋生,源于監督機制不健全,存在管理弱化的盲區。記者在調研中發現,一些地區村民自治組織建設薄弱,基層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職責不明確,村務公開、村監會監督等事務公開和監督機制形同虛設;一些基層單位地方政務、事務公開欄內容常年不換,審批資金手續不健全,家長制作風嚴重,下面監督不了,上面又難以監督到位,幾乎形成真空地帶。
以保障房施工建設為例,不少地區都是設立臨時性機構,負責人員大多從相關部門抽調,人員管理松散,監督機制乏力軟弱。
有受訪者透露,由于程序不透明、監督機制不健全,一些行政和事業單位將自己擁有的公有房屋,按照自己設定的條件和程序對外招租。公房租賃存在租賃期限偏長、租金偏低、人情租賃、多重轉包、暗箱操作等情況,國有資產因此大量流失。
肥了自己、幫了親友、坑了群眾……這是基層群眾對住房“蟻害”問題的控訴。為此,一些地區對住房領域“微腐敗”問題實施了分類精準監督。
2018年下半年以來,黑龍江省集中開展房地產領域信訪問題專項整治和依法履職情況監督檢查工作。該省派出3個房地產領域信訪問題專項巡視組,對10個一類監督地區依法履職情況開展了專項巡視,同時重點收集領導干部插手房地產領域問題的線索。
利用大數據反腐
向群眾身邊的“微腐敗”亮劍,各地相關部門做了大量探索。為進一步嚴查嚴防住房領域“微腐敗”,一些受訪基層干部群眾、專家認為,嚴打住房“蟻害”必須“穩準狠”。
首先,加強互聯互通的大數據反腐。專家認為,要打通數據鏈,打破政務、社會大數據壁壘,實現共享,將灰色地帶罩在大數據的法網下。
2018年,沈陽市紀委監委探索建立沈陽正風肅紀監督平臺,匯集房產局等17家單位的業務數據。將全市6600多個補貼資金名稱統一整理為目錄清單,每一筆資金的依據、來源、去向、發放全程可追溯,且可與涵蓋黨員干部、監察對象等各類人員信息的大數據庫進行實時數據比對、碰撞和互斥,自動產生疑似問題。
開著豪車、名下有企業,竟然還領著住房補貼?記者注意到,通過使用正風肅紀監督平臺,運用大數據分析比對,一些不符合規范的案例很快就浮出水面。
其次,強化公開透明的制度建設。從2018年4月開始,山西省紀委建立了每月“逢5”發布機制,每個月的5日、15日、25日公開發布一次腐敗案件查處情況。山西一位紀檢人士認為,對住房“微腐敗”,要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從“人防”和“技防”兩方面強化制度建設。
有受訪專家建議,將保障房建設項目單位的監理單位、設計單位的招標結果等情況向社會公開;對涉及建材承包的項目,實行采購、驗收、付款“三權分離”;建材和設備采購人員崗位要實行交流制度,防止編織關系網。
再次,強化監督制約,狠抓日常督導。遼寧省鐵嶺市清河區委組織部裴天鵬認為,基層黨員干部必須以身作則,自覺抵制“微腐敗”。他建議多研究一些形式上更加靈活、內容上針對性更強的黨性教育實踐活動,讓自我監督成為常態。
2018年,浙江省下發《關于開展領導干部違規房產交易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隨后又出臺《浙江省防止領導干部房產交易違紀違法行為規定》,針對住房領域“微腐敗”連下兩劑猛藥。
記者注意到,浙江下發的規定亮點突出:一方面將離退休人員也納入領導干部監管的范圍中,另一方面明確了領導干部在房產交易中不得違規炒買炒賣“房票”“樓花”、參與操縱“搖號”等7種行為。此外還特別強調,領導干部放任、包庇、縱容下屬人員在房產交易中違反法律法規、謀取不正當利益的,也應當依規依紀依法實施責任追究,持續釋放出執紀必嚴的強烈信號。
“老虎”露頭就要打,“蒼蠅”亂飛必須拍。嚴打住房“微腐敗”既是民心所向,也是從嚴治黨的應有之義。
(中國磚瓦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