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6月份,陶瓷行業庫存積壓、停產、破產等消息似乎多了起來,種種跡象都在表明——2019年最艱難的時刻已經開始,并且七八月份的形勢大有可能更加糟糕,在接下來幾個月內,更多的企業可能會陷入困境,甚至面臨生死存亡的挑戰。
如果說,過去幾年,陶瓷行業的淘汰洗牌集中于粗放、落后的中小企業,那么從2019年開始,已經呈現向中型企業蔓延的趨勢,一些曾經非常優秀、頗具實力的企業也未能幸免,開始湮沒于洶涌澎湃的洗牌大潮之中。
或許,真正的寒冬才剛剛來臨!未來的出路在哪里?轉機何時到來?這成為行業共同的疑問與期盼。
六月份停窯現象集中爆發,寄望九月份打一場“翻身仗”
進入6月份,短短幾天時間,行業公開信息就曝出廣西岑溪、廣東恩平、江西宜春等地多家陶企發布破產清算通知,隨后又曝出多家陶企發布通知,稱由于受到國際形勢、國內市場低迷影響,造成公司經營困難,生產車間人員停工放假,復產上班時間待定。
據《陶瓷信息》記者了解,上述案例僅是“冰山一角”,加之未被公開的停產信息,進入6月份以后,因為銷售或環保等原因停產的現象十分普遍,基本涵蓋了全國各大建陶產區。同時,《陶瓷信息》記者走訪獲悉,談及當前的市場形勢,不少陶企坦陳“五六月份銷售慘淡,準備停部分生產線”。
市場冷淡、需求不旺、庫存積壓是6月份陶企批量停產的主要原因。今年開年以來,陶瓷市場一直不溫不火,即便是在開工不足的情況下,很多陶企也面臨巨大的產銷壓力。
據《陶瓷信息》記者不完全統計,開年至今不少建陶產區高峰期的開窯率僅有60%左右,江西、四川等相對較為理想的產區,高峰期開窯率大致在80%左右。低開窯率成為今年陶瓷行業的“眾生相”,但饒是如此,市場形勢依舊沒有熱銷的跡象,很多生產線才剛剛開啟,就因為庫存壓力,不得不再次停產。
佛山一位從事特價磚經營的行業人士向本報記者證實,今年開年來,廣東地區很多陶企的開窯率在50%左右,甚至不少大型陶企的開窯率也不高。同時,大量的庫存流入特價磚市場,一次性特價處理庫存貨值達1000萬元以上的企業也不乏其例。
該人士進一步提及,實際上今年的特價磚市場也不景氣,歸根結底是市場需求不旺,特價磚也未能幸免,主動上門需求合作的新客戶十分少見,更多是做“老客戶”的生意。
今年的瓷磚市場需求縮減多少?綜合多家陶瓷及色釉料企業的說法,大部分認為“同比減少20%~30%”。《陶瓷信息》記者采訪廣東、江西、山東、遼寧等多地陶企,均表示今年四五月份的銷量相比去年同期下滑30%;多家釉料及熔塊企業表示,由于陶企采購量減少,今年他們的銷售同比去年下滑20%~30%,并且預計到7月份釉料的出貨量還將進一步減少。
回顧2019年市場形勢,開年后3、4月份傳統的“小陽春”不僅沒有如期而遇,反而平淡無奇,不僅沒能消耗庫存,反而進一步增加庫存壓力;原本是過渡期的5、6月份,市場卻急轉而下,不少企業銷售斷崖式下跌,價格戰全面打響;即將到來的7、8月份被看作是最“煎熬”的時刻,令眾多陶瓷從業者倍感憂慮、彷徨。
往年很多企業可以通過降價刺激銷售,但今年低價、超低價也難以力挽狂瀾,甚至很多企業降價幅度超過10%,在銷售方面依然波瀾不驚。企業人士坦言,市場需求不振,降價對銷售的刺激效果越來越小。
在產品方面,據《陶瓷信息》記者了解,拋光磚、拋釉磚、瓷片等傳統產品,在新品類及同質化的沖擊下,面臨較大的銷售壓力,早在五月份就有相當數量陶企的拋光磚、瓷片生產線因銷售壓力而開始停產。但另一方面,大板、負離子瓷磚、瓷拋磚等較為“熱門”的新產品,整體上也未成氣候,銷量非常有限。
多位行業人士分析,對于陶企銷售而言,五月份銷量嚴重下滑,是煎熬,六月份是掙扎,七八月份才是真正“最難捱的時刻”,可能有更多的企業,會因庫存壓力而停產,希望九月份市場形勢能夠好轉,打一場“翻身仗”。
更嚴環保治理“紛至沓來”
環保,是6月份的關鍵詞之一,各大建陶產區相繼提高環保標準,以及推進“煤改氣”進度。這在很大程度上,讓陶企的生產成本繼續上漲,以及倒逼一批落后產能的退出。梳理6月份與陶瓷相關的環保事件,亦密集來襲。
如6月12日,石家莊市生態環境局高邑分局、高邑縣發展和改革局下發《通知》,要求6月25日前,轄內陶企務必將“煤改氣”工作整改到位,6月30日前必須具備通氣條件。
除此之外,四川夾江陶瓷發展也面臨新一輪環保挑戰。6月11日,《四川樂山市打贏藍天保衛戰實施方案》流傳開來。《方案》提出,四川樂山藍天保衛戰將以細顆粒物(PM2.5)治理為重點,其中對陶瓷行業實施深度治理,要求“退城入園”陶瓷生產線噴霧干燥塔、燒成窯出口煙塵排放濃度低于5mg/m、二氧化硫排放濃度低于35mg/m、氮氧化物排放濃度低于100mg/m,F有陶瓷生產線2020年6月底噴霧干燥塔、燒成窯煙氣完成深度整治、2020年12月底前完成全廠大氣污染物深度治理。
6月25日,山東省《區域性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DB37/2376—2019)發布,該標準對核心控制區要求的大氣污染排放濃度限值為顆粒物5mg/m、二氧化硫35mg/m、氮氧化物(以NO2計)50mg/m?煞Q得上是目前國內“最嚴的大氣污染物排放濃度標準”。
……
在當前形勢下,環保的進一步加碼,對于陶企生存而言無異于“雪上加霜”。不過,也有陶企表示,6月份瓷磚銷售完全進入淡季,因此有的陶瓷廠正好可以借助停產的契機,對窯爐進行檢修,以及“去庫存”。
在環保層面,備受北方陶企擔憂的是,今年正好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逢此全國盛事,“十一”國慶前后,北方產區陶企停產、工地停工或不可避免。
洗牌進入“深水區”,低端中小企業越來越難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陶企與員工的勞資糾紛、與供應商的貨款糾紛、與經銷商的合作糾紛等矛盾不斷顯現,亦在印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陶瓷產業生態鏈已經非常脆弱。
2019年,陶企拖欠員工工資的現象更加普遍。在1~5月份,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全國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中,共有17家陶企存在拖欠工人工資的情況,遍布廣東、東北、山西、河北、江西、福建等產區,涉及金額近千萬元。
發起一項“陶企拖欠員工工資現象”的問卷調查,結果亦不容樂觀。本次調查共有483人參與,結果顯示,60%的參與者稱“所在陶企存在拖欠工資行為”,其中拖欠2個月的占16%,拖欠3個月的占20%,拖欠6個月及以上的高達24%。
此外,近年來,倒閉、堵門、失信、跑路的信息接連不斷,讓經銷商、供應商膽戰心驚。上游供應商紛紛感嘆:“收款難、風險大,時時刻刻都得提心吊膽、小心翼翼。”
多方信息表明,陶瓷行業的發展正加速進入洗牌的深水區,低端中小企業生存越來越艱難,隨時面臨被淘汰的危機,而實力雄厚的大型企業雖然也感到困難,但尚在可承受范圍之內,并且還有“余力”跑馬圈地。
另一方面,雖然市場需求銳減、終端渠道巨大變革,但仍有大量的陶企、經銷商坦言,陶瓷行業依然大有可為。6月上旬,溫州一位經銷商告訴記者,終端市場冷冷清清,已成為行業共識,但仍舊有不少優秀的品牌能夠實現增長,現在必須主動出擊,比拼“誰更會搶客戶”。模式陳舊、固步自封的經銷商將被淘汰出局。
不少陶企亦認為,當前市場需求銳減,并不是需求完全不存在,陶瓷行業仍然處于粗放、無序,以及“散混亂”的狀態,靠低價、跟風、賺快錢的企業生存空間會越來越小,未來將真正考驗企業的“規范、專業與服務實力”,一批真正擁有創新意識、管理精細、立足長遠,具有壯士斷腕勇氣的企業,將能夠安然渡過此輪深度洗牌。
滄海橫流,方顯出英雄本色。真正考驗陶企綜合實力、抗風險能力的時刻已經來臨
(中國磚瓦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