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第一個體現“綠色稅制”的綜合稅種,2018年1月1日正式實施的環境保護稅,對“綠色經濟”和環境保護的促進作用越來越明顯。數據顯示,兩年來上海市400余戶環境保護稅納稅企業享受了稅收減免優惠。
“環境保護稅稅額的多少取決于排污量的多少,想要減少稅負,就必須加大節能減排力度,改善產品生產工藝。”聯合利華食品(中國)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朱筱瑾說。
據了解,根據納稅人排放應稅大氣污染物和水污染物濃度值低于國家和地方規定排放標準的程度不同,環境保護稅法設置了兩檔差別化減稅優惠政策,對促進企業清潔生產起到有效激勵作用。
作為老牌世界五百強企業,位于金山區金山嘴工業區的聯合利華食品(中國)有限公司,自環保稅法開征以來,一直在減少排放量和減少排放濃度上下功夫,積極尋求減排的措施。
朱筱瑾介紹,公司投入600多萬元(人民幣,下同)將污水處理能力從150噸/天提升到400噸/天,同時將污水排放與生態環境部門進行聯網,做到實時監控,投資100多萬元將兩臺鍋爐燃燒器更換為低氮燃燒器,有效降低了氮氧化物的排放濃度,享受了50%的環保稅減免。“2019年繳納環保稅額同比2018年下降了50%。”
在環保稅“多排多繳、少排少繳、不排不繳”機制的正向激勵下,同樣受到減免措施影響的還有上海老港固廢綜合開發有限公司。這家上海最大的生活垃圾末端處置單位,日均處理垃圾量達3000噸。
“我們公司對于垃圾的處理方式,既有填埋,也有焚燒,環保稅的開征,對于企業進一步優化垃圾處理方式,是一種有力的正向激勵,也促使我們更好地為上海市垃圾處理、環境保護事業做貢獻。”該公司黨支部書記副總經理郝廣才介紹,環保稅開征兩年時間,企業共計環保稅減免稅額1000余萬元。
據統計,兩年來,上海排放濃度值低于排放標準百分之三十的企業累計享受減免超過2000萬元;排放濃度值低于排放標準百分之五十的企業累計享受減免超過1億元,清潔生產、綠色發展的理念成為滬上環保企業的共識。
剛剛過去的2019年,垃圾分類儼然成為上海的新時尚。伴隨著垃圾分類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各類環保企業隨之迅速崛起,綠色經濟迎來新的發展良機。
走進負責上海市奉賢區生活垃圾末端處置的東石塘公司,在近80畝的土地上可以看到完整的垃圾分類與處理系統,覆蓋了垃圾接受儲存、垃圾焚燒、煙氣凈化、灰渣處理、污水處理回用等全過程。
近兩年,該公司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對設備系統進行了多項技術升級和改造。公司負責人劉經理表示,“去年,公司共接納奉賢區生活垃圾40余萬噸,焚燒垃圾30多萬噸,處置污泥2萬噸,發電量1.55億度,上網電量1.26億度。”劉經理介紹。
談到環保稅,公司財務高會計也津津樂道:“投入資金改造垃圾處理系統,不僅實現了節能減排、降本增效,還能享受到稅收優惠,去年前三季度,公司共獲得了147萬元的稅收減免,讓我們對綠色經濟的發展更有信心了!”
數據顯示,兩年來,承擔全市城鄉污水集中處理、生活垃圾集中處理的40余戶企業累計享受減免約6.5億元。
奉賢區稅務局財行社保科科長梁建章表示,環保行業已迎來發展新風口,環境保護稅對污染集中處理、鼓勵達標排放的激勵作用不斷顯現。相信將來會有更多的企業通過轉型、升級,走上綠色發展之路。”
此外,從單一監督管理到綜合協調,上海市稅務部門與生態環境部門密切協作,建立了環境保護稅涉稅信息比對復核工作機制。雙方通過共同開發的“信息共享平臺”,按季傳輸涉稅信息和環保監測等信息,在信息交換的基礎上建立“環保處罰—比對識別—稅款追征”常態管理機制,對技術規范不達標企業排放量的計算方法和計稅依據實行動態監控,通過政策再輔導提高征管質效。
截至目前,稅務、生態環境部門通過平臺傳遞環保稅申報等信息、環保監測等相關信息130余萬條,多方征管協作使環境保護稅,征收落到實處。
國家稅務總局上海市稅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進一步加強與生態環境部門的協作,加強與科研部門的調查研究,切實提高環境保護稅征管質效。同時,也將繼續做好納稅服務工作,落實環保稅減免優惠,讓企業“減”出幸福感和獲得感,為城市環境安全提供更為可靠的保障,為“綠水青山”貢獻稅務力量。
(中國磚瓦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