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企業節能減排的典型經驗
“十一五”期間,我國企業大膽創新,在完成節能減排任務的同時,形成了許多先進經驗與成功模式,值得借鑒與推廣。
1.加快調整產品結構
加快調整產品結構是節能減排的根本途徑,“十一五”期間,我國企業從多方面著手調整產品結構:一是控制高耗能、高污染的產品過快增長;二是依法淘汰高耗能、高污染行業的落后生產能力、工藝裝置和技術設備,而后更新產品與生產力;三是加快發展服務業、高技術產業。
2.依靠科技進步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通過技術進步促進節能減排的潛力非常大,不少企業做到了“三個加快”來發揮科技進步對節能減排的促進作用,一是加快節能減排技術研發;二是加快節能減排技術產業化示范和推廣;三是加快建立節能技術服務體系。
3.努力發展新能源
新能源具有能耗低與排放低的特點,被稱之為清潔與高效的能源。一些企業通過努力發展新能源替代傳統的能源,以全新的方式降低了能耗與排放,并向社會提供了低能耗與低排放的產品與服務,在更大范圍內降低了能耗與排放。
4.強化完善管理體系
著力強化管理、完善管理體系,是節能減排的重要措施。有關資料顯示,管理節能對全部節能的貢獻率能夠達到15%,是投入最少、見效最快的節能方式和途徑。目前,無論是在生產領域,還是在消費領域,節能管理的潛力都非常巨大。因此,強化管理、完善體系、落實責任、嚴格督查,建立起“目標明確、責任落實、獎懲分明、一級抓一級、一級考核一級”的節能減排管理體系和運行機制,就顯得非常必要而迫切。
5.調整能源使用結構
企業在經營原有產品與服務的同時,通過能源原材料的結構調整與替代升級,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穩步發展替代能源,同樣也是實現節能減排的主要途徑。國內企業在這個方面已經有了許多優秀的案例。
6.改進生產布局
大企業的生產經營往往橫跨不同的區域與產業,而這同樣為企業推進節能減排提供了豐富的空間。有些企業根據不同區域的資源稟賦和產業優勢,積極改進業務布局,取得了節能減排的顯著成果。
7.推行綠色供應鏈
供應鏈的狀況直接決定著產品的成本與質量,在開展節能減排上同樣如此。一些企業的做法表明,推行綠色供應鏈是節能減排的有效途徑。
三、中國企業節能減排的動力因素及其評估
“十一五”以來,我國企業在節能減排上取得了重要進展。應該說,節能減排的力度之大世界少有,成效居于各國前列。處在當前的發展階段與體制環境下,若干因素對企業開展節能減排起到了有效的推動和促進作用。
1.行政力量是企業節能減排的首要推動力
雖然我國企業抓住近年來宏觀經濟高速增長的機遇,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但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企業在規模、技術水平等方面仍然相對落后。因此,許多企業依然把繼續做大作為首要目標,加之高耗能與高排放的外部性質,使得現階段的中國企業開展節能減排的內部動力顯得不足,但目前粗放的發展模式又的確難以為繼。站在整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在現行的體制環境下,政府就理所當然地從外部成為了企業節能減排的首要推動力。
為了確保“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的完成,國務院頒布了一系列文件督促執行。2006年,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加強節能工作的決定》。此后,各省也陸續頒布了相應文件。在行政問責制下,節能減排目標完成情況作為檢驗地方經濟發展成效的重要標準。每年的考核結果交干部工作主管部門,作為對省級人民政府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并向社會公布,發揮社會和輿論的監督作用。各地區節能主管部門于每年3月底前完成對千家企業的綜合評價報告,經審核匯總后向社會公告,并結合評價考核,組織節能減排督察行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