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總體改革部署
李克強主持召開部分省區經濟形勢座談會時強調:統籌推動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任務。李克強強調,我國正處于必須依靠經濟轉型升級才能持續健康發展的階段,統籌推動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十分重要。穩增長可以為調結構創造有效空間和條件,調結構能夠為經濟發展增添后勁,兩者相輔相成;而通過改革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則可為穩增長和調結構注入新的動力。宏觀調控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使經濟運行處于合理區間,經濟增長率、就業水平等不滑出“下限”,物價漲幅等不超出“上限”。在這樣一個合理區間內,要著力調結構、促改革,推動經濟轉型升級。與此相適應,要形成合理的宏觀調控政策框架,針對經濟走勢的不同情況,把調結構、促改革與穩增長、保就業或控通脹、防風險的政策有機結合起來,采取的措施要一舉多得,既穩增長又調結構,既利當前又利長遠,避免經濟大起大落。
李克強說,面對當前形勢,要堅持依靠科學發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依靠改革開放解決發展中的難題,通過結構調整推進轉型升級。把握好、運用好宏觀經濟政策,保持政策和發展的連續性穩定性,使市場主體有穩定的預期。同時,要增強調控的針對性和預見性,做到穩中有為,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任務。要統籌“新四化”發展,促進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以發展服務業、創新驅動、淘汰落后產能等為抓手,加大結構調整力度。加快行政管理、財稅、金融、價格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步伐,更好地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更有效地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更顯著地增強市場活力。
李克強指出,把中西部地區發展起來,是區域結構優化的重要內容,是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應有之義,國家實施差別化的區域經濟政策,中央財政將持續不斷地加大對中西部地區特別是貧困地區的支持力度。東部地區要加快轉型升級,推動產業層次向高端邁進,實現更高水平的發展。推進區域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統一市場體系建設,實現優勢互補、良性互動的區域發展格局。
李克強最后強調,無論是東部地區還是中西部地區,都要堅持民生優先。發展要讓人民滿意、使人民受惠。
二、涉外經濟體制改革
7月3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原則通過《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會議強調,在上海外高橋保稅區等4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內,建設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是順應全球經貿發展新趨勢,更加積極主動對外開放的重大舉措。要進一步深化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堅持先行先試,既要積極探索政府經貿和投資管理模式創新,促進貿易和投資便利化,擴大服務業開放;又要防范各類風險,推動建設具有國際水準的投資貿易便利、監管高效便捷、法制環境規范的自由貿易試驗區,使之成為推進改革和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的“試驗田”,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發揮示范帶動、服務全國的積極作用,促進各地區共同發展。這有利于培育我國面向全球的競爭新優勢,構建與各國合作發展的新平臺,拓展經濟增長的新空間,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
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投資額度增加到1500億美元。中國證監會、中國人民銀行及國家外匯管理局決定將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投資額度增加到1500億美元,并將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試點在新加坡、倫敦等地進一步拓展。2011年底推出的RQFII制度試點,為境外投資者開辟了進入境內資本市場的新渠道。去年11月,RQFII投資額度增加到2700億元人民幣。今年3月,RQFII試點擴大到香港地區金融機構,取消投資比例限制。近期簽署的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定,允許臺資金融機構以RQFII方式投資大陸資本市場。目前,已批準37家機構RQFII資格,今年以來批準11家;批準額度1049億元人民幣,今年以來批準379億元。此次將RQFII試點在新加坡、倫敦等地進一步拓展,將為推動人民幣離岸市場發展、擴大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注入新的活力。對臺灣地區、新加坡、倫敦等地金融機構參與RQFII試點,將參照現有香港金融機構參與RQFII試點相關法規實施。
三、促進節能環保的體制機制創新
7月12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會議指出,我國正處于新“四化”同步推進的階段,擴大內需要創新和拓展思路,既要有效穩增長,又要著力調結構,持續穩中有為。要注重用改革的辦法促進產業發展,把政府引導與市場主導結合起來,把“走出去”和“引進來”結合起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為節能環保產業和信息消費創造多元投入、公平競爭的發展環境。會議要求,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既要有政策支持,更要創新機制,鼓勵引導社會資本包括民間資本積極參與。一要推動節能環保和再生產品消費。二要提升產業技術裝備水平。三要加快節能環保重點工程建設,完善污水管網等城鎮環境基礎設施,開展綠色建筑行動。四要營造有利的市場和政策環境,健全法規標準,完善價格、收費和土地政策。五是加大中央預算內投資和節能減排專項資金支持力度,繼續安排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支持重點企業實施節能環保項目。廣泛開展國際交流和合作。
四、推進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體制機制創新
7月12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促進信息消費,拉動國內有效需求,推動經濟轉型升級。會議要求,促進信息消費,要把握好市場導向、改革推進、需求引領、有序安全發展的原則,推進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一要實施“寬帶中國”戰略,加快網絡、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和升級。推進光纖入戶,大幅度提高網速。提升3G網絡覆蓋面和服務質量,推動年內發放4G牌照。全面推進三網融合,年內向全國推廣。鼓勵民間資本以參股方式進入基礎電信運營市場。二要加快實施“信息惠民”工程。建立公共信息服務平臺,推進教育、醫療優質資源共享,普及應用居民健康卡,加快就業信息全國聯網。推進金融IC卡在公共服務領域應用。在有條件的城市開展智慧城市試點示范建設。三要豐富信息產品和信息消費內容。鼓勵智能終端產品研發,通過創新供給引導消費。拓展新興服務業態,開展物聯網重大應用示范,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四要構建安全可信的信息消費環境。依法加強個人信息保護,規范信息消費市場秩序,提高網絡信息安全保障能力。通過上述努力,實現“十二五”后三年信息消費規模年均增長20%以上,電子商務交易額大幅增加。
五、金融體制改革
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 的指導意見》。《意見》的主要內容包括:一是繼續執行穩健的貨幣政策,合理保持貨幣信貸總量。統籌兼顧穩增長、調結構、控通脹、防風險,合理保持貨幣總量。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更大程度發揮市場在資金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促進企業根據自身條件選擇融資渠道、優化融資結構,提高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的信貸可獲得性,進一步加大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二是引導、推動重點領域與行業轉型和調整。堅持有扶有控、有保有壓原則,增強資金支持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大力支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大對有市場發展前景的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信息技術產業和信息消費、勞動密集型產業、服務業、傳統產業改造升級以及綠色環保等領域的資金支持力度。按照“消化一批、轉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的要求,對產能過剩行業區分不同情況實施差別化政策。三是整合金融資源支持小微企業發展。優化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支持金融機構向小微企業集中的區域延伸服務網點。根據小微企業不同發展階段的金融需求特點,支持金融機構向小微企業提供融資、結算、理財、咨詢等綜合性金融服務。鼓勵地方人民政府建立小微企業信貸風險補償基金,支持小微企業信息整合,加快推進中小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四是加大對“三農”領域的信貸支持力度。優化“三農”金融服務,統籌發揮政策性金融、商業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的協同作用,發揮直接融資優勢,推動加快農業現代化步伐。五是進一步發展消費金融促進消費升級。加快完善銀行卡消費服務功能,優化刷卡消費環境,擴大城鄉居民用卡范圍。積極滿足居民家庭首套自住購房、大宗耐用消費品、新型消費品以及教育、旅游等服務消費領域的合理信貸需求。逐步擴大消費金融公司的試點城市范圍,培育和壯大新的消費增長點。加強個人信用管理。六是支持企業“走出去”。鼓勵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大力支持企業“走出去”。以推進貿易投資便利化為重點,進一步推動人民幣跨境使用,推進外匯管理簡政放權,完善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外匯管理制度。逐步開展個人境外直接投資試點,進一步推動資本市場對外開放。七是加快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進一步優化主板、中小企業板、創業板市場的制度安排,完善發行、定價、并購重組等方面的各項制度;將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試點擴大至全國;規范非上市公眾公司管理;穩步擴大公司(企業)債、中期票據和中小企業私募債券發行,促進債券市場互聯互通;加快完善期貨市場建設。八是進一步發揮保險的保障作用。擴大農業保險覆蓋范圍,建立完善財政支持的農業保險大災風險分散機制,大力發展出口信用保險,深入推進科技保險工作,試點推廣小額信貸保證保險,推動發展國內貿易信用保險。九是擴大民間資本進入金融業。鼓勵民間資本投資入股金融機構和參與金融機構重組改造。十是嚴密防范金融風險。深入排查各類金融風險隱患,適時開展壓力測試,動態分析可能存在的風險觸點,及時鎖定、防控和化解風險,嚴守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證監會批準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開展國債期貨交易。證監會日前宣布,近日,國務院已同意開展國債期貨交易,國債期貨上市前的各項準備工作預計需要兩個月左右。目前,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完成了5年期國債期貨的合約設計、規則制定和技術系統測試,并開展了大量的投資者教育工作。推出國債期貨前期的各項準備工作基本就緒。證監會將會同有關部門,統籌國債期貨上市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包括發布投資者適當性制度、明確金融機構的準入政策、開立債券交收賬戶、審批5年期國債期貨合約以及培訓市場中介機構和開展投資者教育等工作。上述工作預計需2個月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