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碳交易與碳金融的采取也贏得了廣泛的認同。
據了解,目前部分碳交易試點已經開始與國際金融公司(IFC)接觸,開始討論碳金融的可行性。
碳市場的健康和擴大是焦點
而對于碳市場進行治理霧霾問題,與會專家也有一些看法。
杜祥琬說,如何利用市場機制、金融手段推進低碳化是他所關心的問題,但最重要的是市場要健康發展!碍h境問題,我們一開始用的是行政手段,但后來發現光用行政手段是不夠的,還是要改革,包括利用市場機制!
杜祥琬說,十八屆三中全會《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也提到,“發展環保市場,推行節能量、碳排放權、排污權、水權交易制度,建立吸引社會資本投入生態環境保護的市場化機制,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目前國內碳交易試點只有7個,希望能夠做成健康的市場,發揮其市場機制的作用。
在碳交易中,如何明確二氧化碳的商品屬性是個問題。杜祥琬說,碳交易的需求來源與低碳發展的目標,由此產生了總量、配額。但碳市場既然是個市場,二氧化碳就成為一個商品,具有商品的價值和特點。因此,可以從經濟學的角度研究二氧化碳的商品屬性,對交易的風險和規避方法進行基礎性研究,同時,也可以更全面的研究如排放量計算的準確性、碳泄漏的可能性的問題,保證市場健康發展。
另外,何建坤表示,碳市場是一個利用最低成本完成減排目標的方法。
何建坤說,他更為關心的是如何在抓住排放大企業的同時,把中小企業、“散戶”排放源納入到市場中來。
“我們現在的碳市場普遍納入了排放總量的一半左右,抓住了大頭,但是往往這些大企業是在節能減排方面做得比較好的,”何建坤說,“而恰恰就是那些能效低、污染大的小企業沒進來,而他們才是減排空間最大!
何建坤建議,對這些中小企業和個人排放源,可以采用不分配配額、不強制納入,但是鼓勵減排,允許交易的方式,讓它們參與進來。何建坤說,這些中小企業的減排量可以邀請第三方機構核查,經過認證之后就可以納入到市場中買賣,這樣就可以激勵他們減排;同時,此前政府資金往往采用直接補貼企業的形式,實際效果不好測量,此后也可以在市場中進行補貼,對通過核證的排放量,按照數量給予補貼。
同時,何建坤也表示,如何利用現有市場擴大納入面很重要,可以把京津冀都納入到一個碳市場中,讓交易所變成一個很大的舞臺,開發符合需求的多種產品。利用碳市場促進霧霾問題的解決,仍有很大空間。 (中國磚瓦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